轉眼,又是一年秋末,黑鐵山,爐神姑廟。
相傳,三國時,在黑鐵山北約一裡處出現了一個怪物,每到夜晚便出來糟蹋莊稼,危害百姓。百姓氣憤,手拿棍棒秘密跟蹤,結果發現是一隻大牛在作怪。
眾百姓奮起追趕,前邊狂奔的牛突然變成了一隻鐵牛,像房子一樣大,推不動打不走,眾百姓無可奈何。到了夜晚,鐵牛又化活身,仍然出來糟蹋莊稼。百姓無奈,隻好聯名上告官府。
朝廷接到傳報,立即下詔,命令工匠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將鐵牛抓住,就地熔化,為民除害,逾期不能完工,全部斬首。
冶煉工匠來到鐵牛前,圍著鐵牛壘砌火爐,裡麵堆起山一樣高的柴禾,四周架起八八六十四個大風箱,點火鼓風,日夜不停,轉眼間已到了第四十八天,鐵牛仍完好無損。眾工匠個個愁眉不展,唉聲歎氣。
這天早晨,有個叫李娥的姑娘來為爹爹送飯。李娥的父親是奉旨熔化鐵牛的工匠,想到自己第二天就要身首異處,不禁淚如雨下。李娥見爹爹暗自流淚,慌忙上前問爹爹原由,爹爹就將逾期不能完工,第二日就要被斬首的事告訴了李娥,說罷,父女抱頭痛哭。
李娥心如刀絞,抱起一捆乾柴投到爐中,恨不能一下就把鐵牛化掉。沒曾想就在她投柴時把一隻耳環掉在了爐中,鐵牛的一隻耳朵慢慢地熔化了,李娥又驚又喜,又將另一隻耳環投到爐中,鐵牛的另一隻耳朵又化掉了。李娥又將自己的手鐲、鞋子放下去,鐵牛的四條腿也慢慢的化了。
於是她想:若是我全身投到爐裡,鐵牛不就全化了嗎?爹爹和各位叔叔伯伯就都有救了。想到這裡,趁爹爹不注意,縱身跳入爐中,李娥的爹爹見李娥往爐中跳下,大驚失色,趕忙來救,可為時已晚,眼看著女兒葬身爐中,鐵牛終於化成了鐵水,而李娥卻化成一縷青煙,飄然而去。
頃刻,天空烏雲密布,電光閃閃,雷聲大作,震耳欲聾,大雨傾盆而下,隨之雨過天晴,百姓無不驚訝。這是李娥的至孝至善,感動了上蒼,被玉帝接上天庭,收為義女,故此來告知當地百姓。
為了紀念這位無私無畏、勇於獻身的李娥姑娘,人們尊稱她為"爐神姑",並為她修建廟宇,塑神像,以資懷念和祀奉,每逢久旱不雨,附近群眾紛紛趕來梵香燒紙,祈求顯神靈落甘雨,賜吉利。
化掉神牛的地方形成了一個萬丈深坑,人們叫它"神牛坑"。安置工匠們居住的地方"冶裡",漸漸形成一個村子,叫"鐵冶村"。
現在黃巢就站在爐神姑廟前看著黑牛領著一大群鐵匠在祭拜爐神姑。
今天是黑鐵山轉爐煉鋼的第一次正式點火試工,對於這種能直接煉鋼的盛事,敲了一輩子百煉鋼的鐵匠們覺得有必要祭祀一下爐神姑,來保佑自己成功。
雖然黃小郎君創造了不少奇跡,之前創造的高爐煉鐵,一爐鐵頂得上彆的鐵官一個月的產量,但是能大批量煉鋼還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要知道此時大唐一年的鐵產量也才500多萬斤,換成現代單位也就是5000多噸。當年唐憲宗築造蒲津浮橋的四座鐵牛就用去了一年鐵產量的五分之四。
而黃巢創造的高爐,一爐就能出一千斤噸鐵水,對於唐朝的冶鐵技術來說完全是碾壓。
現在小郎君竟然想直接煉鋼了,真讓人不能想象。
古代想要獲得鋼要麼是用炒鋼法,就是把生鐵加熱到液態或半液態,利用鼓風或撒入精礦粉等方法,令矽、錳、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鋼和熟鐵的成分範圍。炒鋼的產品多是低碳鋼和熟鐵,需要繼續鍛打才能成鋼。
把炒出來的鋼繼續捶打,經過上百次捶打獲得精鋼,這就是百煉鋼。
另一種就是魏晉南北朝時北齊著名冶金家綦毋懷文發明的灌鋼法。就是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煉,使鐵滲碳成為鋼。由於是讓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所以煉出的鋼被稱為"宿鐵"。
唐朝的陌刀就是用灌鋼法生產的。
但是不管哪種煉鋼法,這些方法都有著效率低、成本高、產量小的缺點。
黃巢當然忍不了,所以黃巢就扔給黑牛一本簡化版《軍地兩用人才之友》(黃巢沒有開掛,真是記不住全部),裡麵不光有小高爐煉鐵法還有轉爐煉鋼法。
在經曆了上百次實驗失敗後,黑牛領著一眾鐵匠終於造出來看上去算是合格的轉爐,為了保佑能夠這次點火成功,所以他們才會來祭祀爐神姑。
所謂轉爐就是爐體可轉動,用於吹煉鋼或吹煉鋶的冶金爐。轉爐爐體用鋼板製成,呈圓筒形,內襯耐火材料,吹煉時靠化學反應熱加熱,不需外加熱源,以液態生鐵為原料直接吹煉為鋼。
轉爐煉鋼的關鍵是如何製取氧氣,因為吹煉需要用氧氣,這一度難倒了黃巢,後來還是黃爸爸給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因為黃爸爸在參與《大唐會典》編輯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