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接過信細細讀完,他也想不到,一直不愛打鬥殺生的方證居然當了回帶頭大哥,要跟嗎?
“魔教內鬥,確實是一舉將其殲滅的好機會,可如今我五嶽勢微,或許這是塊能看不能吃的……餅,一口咬下去,咬空不說,要是咬中了魚鉤,將萬卻不複!”
莫大本來想說肥肉來著,但這是在恒山,及時打住了。
定逸性子直,不太認同這話,便直接說道:
“師兄此言差矣,危險一定是有的,但有我正道一起分擔,即使真是“萬劫不複”,天應該塌不下來。”
定靜雖然有同樣的想法,但大事當前,不能隨意,便道:
“師妹雖言之有理,但莫大師兄所言並無不妥。南嶽北嶽是什麼樣子,咱們大家都是知道的,還待好好思慮清楚。”
莫大點了點頭,左右都不好選,自己雖更傾向不去,可這種時候又不得不去。如果不去,事情若敗,大家會罵是衡山枉為正道,此敗乃因其不儘力所致,更糟糕的情況下還會遭受通敵的汙蔑。事情若成,大家也都會瞧不起衡山,必定要遭排擠。若為同道不容,與滅門何異?
“我不是說不去,小船吃不住大浪,家小業小,更孟浪不得。咱們兩派有心無力,不如少去些人,儘到心意便是。”
定閒人性的一麵其實也是這個意思,門派中的哪一個弟子在她心裡都跟親女兒一樣,損失了誰她也難以接受。但佛性根深,隻讓彆的五嶽弟子乃至正道弟子拚殺殞命,她也不願見到。佛法精深,並非絕情絕性,反而更加慈悲,更加博愛,更加尚善。
“要麼不做,要麼全力去做。這副臭皮囊,有何值得留戀?拉著惡魔同下地獄,我們不去,誰又會去?生死不過重歸故處,任其自然就好。”
定閒其實想了很久,這會兒想開了。無所謂智慧豁達,她的心裡認定有必須去的理由就足夠。
莫大隻得歎息,和佛門中人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得講佛理。但講佛理他又怎會是對手?佛祖割肉飼鷹,有修為的佛門弟子除了大善無法放下以外,什麼都能舍棄。
莫大並非貪生,他隻是放不下保存宗門香火的執念,也不忍心見自己的後輩和自己這個老朽一樣淹沒於黃土。
“既然如此,南嶽衡山便與北嶽恒山同進同退。死生難避,卻莫以死故為之。解脫固好,沉淪也未必到老空。後代兒女有緣有願未得時,豈不怨你我自私?”
定閒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是貧尼自私了,以己之心奪他人之心,慚愧!”
有此一番對話,恒山與衡山並未強製命令指派,隻讓十八歲以上的弟子自願報名。
但有凝聚力的門派不強製也無用,情係一處,心自然在一處,弟子們踴躍報名,攔不住。自願報名的用處,隻能強製限定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待在門派看家而已。
莫大寫了兩封書信借用恒山飛鴿送出。一封是去衡山給徐、羅兩位長老,一封是到紹興給劉正風。
之後定閒與莫大又聯名去信少林,同意除魔。此外二人也同樣將聯名信送給泰山和華山,大概意思就是四派無論此戰來與不來或各自來了多少,都不損情誼,同盟永遠是同盟,互相倚靠尊重。如若南北兩嶽主力被滅,還請幫忙照看後人。
話回少林,方證收到多封回信。第一封是崆峒的,他們的掌門隻是個二十多歲的小青年,此時來信直言門派已經沒落,門人凋零,隻能寫信預先恭賀勝利了。
峨眉和南少林是出家人,他們認為此次主動攻伐,必然死傷無算,有傷天和。但也自陳蕩魔誅邪人人有責,所以沒有舉派出動,隻是各自派了一隊高手出山。
昆侖離得太遠,震山子沒回去,一直在中原附近遊玩,此時身邊隻有幾十個弟子可以調動,想再調人過來已經趕不上了。
丐幫以前號稱十萬弟子,不過那是宋元時期了。如今七千弟子中真正有戰力的很少,解風抽調了一千多青壯,不過有大半不入流,隻粗通些拳腳槍棒。
主要戰力還得是少林武當,少林一出手就是一千三百餘人,有僧有俗,個個都人高馬大龍精虎猛的。
武當道士也多,那些在外四處雲遊的道人聽說是打魔教,就都回去準備一雪前恥。連一些在武當掛單修行的道士也跟了過來,少說也有八九百個。
嵩山派雖然遭受重創,但普通弟子還有三百,而且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剩下的都是精英,這些人比以往更加強大。
餘滄海被任我行羞辱狠了,心裡早就巴不得對方死。此時有機會痛打落水狗,他把能戰的弟子都拉出來了,又道德綁架一些一向與自己不對付的同輩師兄弟一起,陣容也不可小覷。
不久後恒山收到回信,天門和嶽不群都說他們此時應該已經到路上了,恒山離河北黑木崖最近,四嶽不如在此處彙合,一起同生共死!
百年之仇終須報,如此良機,天門豈能錯過?拉著大半個宗門下山了,近四百人浩浩蕩蕩,一路穿州過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