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言和林語沒有跟來,她們年齡小,入門晚,在這種大戰之下沒有自保之力,便留在了紹興由李高平的妻子父母與嶽父一家幫忙照看。
嶽靈珊學會了五嶽劍法和玉女劍法,倒是罕見地和令狐衝一起來了。
不過嶽靈珊嫁了人,沉穩了些。但和儀琳一比,還是像個皮猴子一樣。
令狐衝並不多管,這才是他的師妹,這才是她的天性。嶽靈珊也沒管她衝哥喝酒,一點酒而已喝就喝了,反正太師叔和封師叔他們也是天天喝,這麼大年紀了都還精神抖擻。
嶽不群夫婦也隻能由著他們了,甚至還特意路過臨汾,多停留了兩天。在他們心裡孩子已經改不了性子,隻要不把練功落下就好。
泰山派也是有坤道的,他們是全真道統,不可以結婚。林風庭發現李宗德最近和一個坤道走得挺近,於是八卦之心大起,時時豎著耳朵偷聽。
天門其實都看在眼裡,他並非刻板頑固到骨子裡的人,有心上人了就還俗唄。
周月明是個孤兒,天門撿到她時是十一年前。當時她還有個弟弟,自她父親離世後,隻剩下她母親一個人維持一家三口的生計,窮困得不像話。
後來她母親為生計逼迫,不得不改嫁。對方的要求是不要小孩,特彆是女孩。
過了半年,母親帶著她和弟弟出了門,走了很遠很遠,到達一處荒地。母親叫九歲的她去拔野菜,她聽話地去了。
拔完一小片蔥蔥鬱鬱長勢喜人的野菜,一回頭,不見了母親。問弟弟,弟弟不知道,於是二人號啕大哭。
姐弟倆找不到母親,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事實上也沒有家了,便一路哭著四處亂走。餓了沒飯,嚼野菜。渴了沒水,接雨喝,不到三天,就徹底沒了力氣。
天門趕車路過,她仿佛看見了父親的身影,便拖著疲憊的身軀大聲哭喊著蹣跚跑去。
“爹!”
天門早就見了路邊乞丐似的小人兒,又聽見哭喊,連忙勒馬停下馬車,說:
“丫頭,我不是你爹。你爹娘呢?”
“爹!娘不要我們了!”
天門問了情況,是又生氣又心疼。給了她水喝,又問她弟弟在哪兒,她餓糊塗了,迷迷糊糊地和弟弟走丟了都不知道。天門帶著她找了幾天,沒找到。
根據七十年前的真實故事改編,並非個例存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下,大部分普通百姓經受不住任何意外事故。一個不慎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遺棄幼兒與老人是古代成年人為了求活之下不得已的做法,饑荒到了一定地步甚至易子而食。明清都還稍好些,遠洋貿易帶來了高產作物,耕耘種植的技術與經驗也得到一定推廣普及,糧食產量提高不少,不遇到天災人禍勉強可以混個溫飽。但人為因素太多,處處都是意外。
天門是道士,養兒育女的事不能乾,便收她為徒,帶回了泰山。
莫大老臉很紅,自己徒弟把人家徒弟拐還俗,他都想把李宗德的名字改成“李缺德”了。但聽到天門說出“招贅”二字,他的態度來了180度大轉彎,心裡暗讚徒弟“乾得好!”,不把人娶回家就不許回湖南。
周月明是一個身材高挑勻稱的女子,小麥色的皮膚,瓜子臉,頭發烏黑濃密。她的容貌並不是很驚豔,但很耐看。
兩人得了長輩允許,便不再提心吊膽,可以光明正大地戀愛了。明清兩代雖受程朱理學影響很重,但江湖兒女卻幾乎將其無視了。
周月明高興,又受師兄弟們打趣,便害羞地跑了。見到儀玉鄭萼她們和麵蒸饃,也加入進去。
心情好,就捏起了花饃,恰好鄭萼也會。山東山西,又是道士尼姑,立馬就比了起來。
在好心情的加持下,周月明如同得了泰山奶奶的賜福,捏的花饃精致美觀,種類繁多,鄭萼略遜半籌,隻得敗下陣來。
出家人雖然樸素,又節製心欲,但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卻也是至理。年輕人有生氣,熱愛生活,這是很好的事。
三定直誇她們花饃做得好,寧中則也直言月明賢惠,又打趣宗德是個有福的。
莫大和天門他們沒有說話,佐著幾道素菜樂嗬嗬地多吃了不少。
年齡大的人大部分食欲不佳,偏愛清淡,恒山上的鹹菜饅頭稀飯正合幾個掌門的口味。可小輩們就有得受了,泰山弟子還好吃素吃慣了,可衡山華山是俗家,天天吃肉進補,戒不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