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三月有餘,於鬆榆的兩間大瓦房和院牆基本都完工了。
新蓋的兩間房隔出了一個小院兒,有了屬於於鬆榆自己的獨立空間。
外麵的院牆壘的又厚又高,一般人很難攀爬。
楊慶和還從鎮上的飲料廠弄來不少玻璃瓶,敲碎,固定在了牆頭上。
大門則是用了上好的紅鬆木,整體來說,安全係數很高,有種高門大戶的感覺了。
於鬆榆去鎮上查了兩回賬,收入還算可觀。
供銷社被王昭然打理得井井有條,除了進貨,基本上不用於鬆榆操心。
空餘時間,他還把村裡一些農戶的乾貨收上來,放在供銷社一起賣。
雖說賣不上什麼大價錢,但也算是為村民們創收了。
因此,村裡人對他的印象也改觀了不少。
村裡人不知道供銷社的幕後老板是於鬆榆,他們隻以為是王二賴自己有本事,居然吃上了公家飯,都對他羨慕不已。
王二賴做事勤勤懇懇,不僅把於鬆榆交代的事情做得很好,還做了很多職責以外的事。
例如,幫助村民們往國營飯店送了幾回魚。沒事就找幾個人幫忙,給兩個老太太收拾收拾院子。
就連飲料廠和奶糖廠的領導,他也搭上了關係,現在供銷社裡就在賣他們廠裡生產的幾種產品。
自然,王昭然的工作能力這麼出色,於鬆榆也樂得清閒。
給他的工資也從原本的30塊,漲到了100塊。
這個年代能拿到100塊的工資,對於普通工人來說,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像他這麼高的工資,放眼整個地區,也是屈指可數的。
於鬆榆覺得王昭然的能力值這個價格,甚至還給少了。
每次見麵也都囑咐他不要放棄學習,有些工作,可以培養自己信得過的人去做,不必事事親力親為。
他們的關係,也比之前更加親密。
這天不用上工,於鬆榆終於得空,準備回現代看看。
自從倆老太太去了鎮上,楊慶和,李秀珍,王建軍這仨人就搬過來跟她一起同住。
白天為了掩人耳目,她也會去廣播站坐個一上午或者一下午。
省的被一些好事的長舌婦看見了,說她不上工偷懶。
今天楊慶和要去縣裡開會,估計一天都不會回來。
王建軍和李秀珍呢,因為山裡開化了,他們兩個帶著麻袋,準備去山上抓林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