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情定蘇城初涉光伏
《蝶戀花對閣高牆舊時景》
對閣高牆舊時景,年少情絲,隱隱起風輕。草綠纖水斜陽停,坐臥青山人共影。
物是人非歲如水,十年得失,意淫未曾悔。欲將輕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幾人回。
時間的流逝,改變不了的隻是諾言的刻意。歲月的變遷,褪去的卻不僅是青春的容顏。不知不覺,陳清鴻來到蘇城已十個年頭。
這十年,蘇城的發展可謂是翻天覆地。清鴻的生活雖不及蘇城發展的那一般大氣磅礴,小人物的故事或多或少能得到些許的共鳴。
初至蘇城,暫居住在大學期間好友郭元慶的蝸居之處。當時的清鴻經曆了宿酒的失業、上海等地求職的失意,自負且頹喪,十足的無產階級,更明顯的是與蘇城這座城市的格格不入。
期間,離開了這座城市,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無奈,在浙江義烏工作了半年之久。當然,這半年多的工作經曆改變了清鴻的一生——他是一直如此定義的,因為他認識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人——陳欣萍。
辭去浙江義烏的工作,再次來到蘇城,人生的抱負、兄弟間的意氣、愛人的理解、漸有的自信,隨著工作的穩定心境也愈發的輕柔、平和,這座城市的融合和歸屬便也日益加深。
當清鴻有了家、有了孩子、便有了一種責任,深刻體會到了責任更是一種必須要去實現的自我承諾。
這十年來,清鴻一直很努力,或許存在攀比的狹隘心理,其不允許自己在身邊的圈子裡混跡較差。總體而言,家庭、工作等還是比較滿意的。
借用清鴻時常調侃自己的一句話:“我一個外地的農村學生總算是混成了普通的蘇城市民!”隨之,故作一聲的歎息,又很是欣慰。
當然,這十年過得也並不容易,幸福的生活是用辛勞的汗水換來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清鴻牢記遇到的每一份恩情、每一次感動。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一直陪伴他的愛人——陳欣萍。
2017年10月7日,晴,秋風習和,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大部分假期的時間是在老家度過的,溫馨卻又似是一種缺憾。
為了彌補兒子假期未能出遊的缺憾,同時也讓他了解父母在蘇城的開始,更是讓他稍稍體會一段青澀卻又甜蜜的日子,清鴻決定帶著兒子去富貴山園小區以及附近的琵琶湖公園去走走——這裡便是清鴻和欣萍在蘇城的開始。
琵琶湖公園緊鄰著蘇城古城牆,古城牆是明朝的遺跡,屬於舊蘇城環城牆的一部分,依山而建,保存較好,山腳下窪地有水,形如琵琶,故取名琵琶湖。水不深,水草茂盛,周邊環境優美。
十年了,除了古城牆上的爬山虎愈加蔥鬱,琵琶湖公園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徑未有大的變化。桂花尚未凋零,香氣宜人。公園裡的年輕人很少,大都是年長者在此靜心,也許和小區的住戶大都是部隊退休的老人有關。
那一天兒子玩得很開心,清鴻講了很多當年的故事給他聽,也許兒子的天真無意於此,他更有興趣的是湖中的水鳥和草叢中的螞蚱。也許有些故事——深埋在內心,從未曾淡忘,才會讓懷念有了價值。
“那時候的辣椒三毛錢一斤,西紅柿五毛,最苦的時候爸爸一天的生活費才兩塊錢,甚至隻吃一頓飯。媽媽來了之後,晚上多做一點飯,吃不完的便是爸爸第二天的中午。”看著兒子一臉的不可思議,清鴻沉浸其中地說道。
“爸爸,那時候有肯德基嗎?你和媽媽經常去吃肯德基吧?”說完,兒子隨手抓起一塊雞翅便啃了起來。
“那得多奢侈啊!”清鴻哈哈大笑。“我們吃過肯德基嗎?吃過嗎?是不是麥當勞我們也經常去啊!”清鴻眯笑著眼朝欣萍調侃了起來。
“我也想吃啊!還肯德基?飼料的雞都沒吃過幾隻。窮的和鬼一樣,就你爸這樣”欣萍故作鄙夷的神態,惹得兒子一臉歡快的茫然。
“爸爸,那得多窮啊!不會一次都沒有帶媽媽吃吧!”兒子的理解也許很是膚淺,蘸著番茄醬的薯條一把送入口中的酣暢。
“是啊!那得多窮啊!——好像是很窮的!”清鴻默默地念道著。看著湖麵上的一襟晚照,過去的歲月仿佛成了不真實的回憶。
那晚,清鴻一家在外麵吃的,隻要帶著兒子在外麵吃,他總喜歡定義為“吃大餐”。其實並不怎麼豐富,更多的是就著兒子的口味。清鴻和欣萍喝了一點啤酒,看著兒子滿足且“嘚瑟”的姿勢,相視一笑,欣慰都在酒中。
定義了許多美好的往事,感動後卻在迷茫中塵封,走在小區的林蔭道上,風兒試圖打破這份寧靜,淡淡的燈光下,酒未上頭,思緒卻在蠢蠢欲動。
那晚,陳清鴻一直難以入眠,往事曆曆浮現。又是桂花的香氣襲來,記得那晚也是沒有月光,星星的淚水撒了一池,也許是不勝酒力,眼前醞釀著一片熟悉的迷茫。
他首先想到了楊小亮和韓香,那一段一起租住在富貴山園小區的日子——迷茫到要算計柴米油鹽的日子。
一頁紙、一盞燈,嫋嫋餘煙。往事,在心田上逶迤的溝壑處流淌。思念,在燈光下婆娑的紙影上生根。程雲、趙麗、陳浪……,很多人在他的腦海裡不斷地閃現,遇到已是奢侈,再也回不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