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明初朱元璋於各地設立衛所,同時頒行《垛集令》,垛集成為衛軍的主要征募方式。
按《垛集令》的規定,民三戶為一單位,其中一戶稱正戶出軍丁,也就是正軍,其餘為貼戶。
正軍如果亡故,便從貼戶之中補全。
所謂“勾軍”是明代補充軍伍的製度。
明朝前中期實行衛所軍製,軍戶固定承擔兵役,父死子繼,世代為兵,隨軍屯戍。
若軍戶全家死絕或逃亡,由官府派員到原籍勾補親族或貼戶頂替,稱為“勾軍”。
勾軍一般來說是兵部武庫司主其事,如有勾取,衛所開報,核實鄉貫居止,內府給批,發給軍單,付都司衛所執行。
隻是在衛所製崩壞的情況之下,勾軍的範圍也不斷的擴大。
很多時候在難以處理失地流民時也會將其編為軍戶,補充到各地的衛所。
一來解決了流民的問題,二來又讓缺人的衛所得到了人力的補充。
關啟林是個聰明人,他選擇了合作,勾軍的事情他應了下來。
沔縣千戶所的兵額按照規定來說,要有一千一百二十人名正軍。
正軍是在行伍之中的軍人,餘丁或稱軍餘為正軍的子弟,他們不屬於編製之內,但是也需要同正軍一起到駐地服役,為正軍做後勤保障,同時作為正軍的替補。
正軍戰死或者是因為意外亡故,他們便可以頂替其名額。
一處千戶所,一般來說都有四五千餘人。
因為正軍自然不是孤身一人,都是攜家帶口。
沔縣千戶所逃軍嚴重,軍田不斷被侵占,日益衰落。
關啟林將大概的情況也給陳望說了清楚。
如今沔縣千戶所之中隻剩下了兩千餘人,五百多名軍兵都是東拚西湊而來。
現在守城的兩百多名軍兵,其中有半數都是花錢找來的青皮,甚至還有補上來的餘丁和老人。
兩百多人不僅要守沔縣,還要守沔縣千戶所。
明時衛所一般都不設在縣城裡麵,而是另設一處。
一處千戶所下麵有十個百戶所。每個百戶所按標準都有一百一十二名正軍。
每個百戶所下轄兩個總旗,每個總旗約五十五名正軍。
每個總旗之下設五個小旗,每一個小旗設立一處軍屯營、
小旗為軍屯的最基本單位,內地很多現在的小旗營現在多演變為了村落。
流民共有三千多人,一下子將其全部都歸於沔縣千戶所的編製之內自然不現實。
不過沒有編製也沒有關係,先安頓下來就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天高皇帝遠,少報一個多報一個又有誰知道?
錦衣衛如今哪裡有天啟年間的威風,不止是捕食的爪牙被拔掉,甚至就連口中的尖牙都被取了。
如何處理就是關啟林的事情,陳望讓人給關啟林支了五千兩的白銀。
梳理關節,打通竅門之類瑣碎的事情自然也一並歸於關啟林來解決。
當然這五千兩的白銀陳望自然是沒有直接將其交給關啟林,而是讓趙懷良領了一局的軍兵送去,並直接留在沔縣的千戶所之中監督著這筆錢財是如何使用的。
趙懷良領了命令,得了印信,領著關啟林跟一路從中軍帳的位置走到了庫房。
五千兩的白銀由一口大箱子裝著,在裝載上車的時候,特意打開了箱蓋清點。
說實話,關啟林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白銀。
那白花花的白銀被陽光一照差點了迷了關啟林的眼睛,要不是他身旁的兩名親衛還有些神智,關啟林差點就要倒在了地上。
千戶是正五品的武官,但是正五品的武官又如何,內地的衛所崩壞,哪裡有什麼油水,管不得關啟林沒有見識。
關家說實話是攢了不少的家財,畢竟是世襲的千戶,但是也架不住連年的兵亂。
關啟林所領的沔縣千戶所還算是好的,畢竟好歹也算是富庶的地方,軍田好好耕種還是能夠餘點錢,再加上些城中的鋪麵也多少能夠掙一點。
但……那可是五千兩白銀啊!
而且,關啟林在看那些將白銀裝車的時候,還看到了庫房之中堆積著不少的箱子。
那些箱子之中有的緊閉,有的敞開,關啟林在其中還看到了黃澄澄的東西,隻可惜光線實在昏暗,有些看不真切。
關啟林的心臟不爭氣的跳動了一下,目光差一些便徹底的直了。
“核查點齊白銀五千兩,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印信已經勘察,千總簽字留印,即可領走。”
負責清點錢銀庫官的聲音打斷了關啟林的思緒。
關啟林咽了咽口水,抬起頭正好看到了一臉似笑非笑的趙懷良。
“關千戶是怎麼過來的?”
“嗯?”
關啟林一下子沒有緩過神來,先是一楞,不知道趙懷良為何這麼一問,不過很快還是回答是騎馬而來。
跟著趙懷良離開營地的時候,關啟林才知道趙懷良是為什麼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