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一愣,接著臉色又陰沉了:“亞父是說,劉季也想自成一路諸侯?想要據南陽不再東歸?”
“有何不可?”範增反問道:“上將軍,武安侯既取南陽,若再南取南郡,東北有潁川與三川韓地為屏,足可自成一國。既然無法破武關入關中為王,取南陽和南郡為王,也好過隨同上將軍東歸仍處人下之境地。”
兩人都未明言過但都心照不宣的是,此番項羽伐秦不管能不能攻進關中,但項羽聲勢已成,所以回到彭城肯定不會再受楚懷王轄製。
項羽陰沉沉的思考起來,範增也不催促。
“那亞父的意思,應當如何?”項羽臉色變幻了許久,終於擠出了一句話。
“殺劉季而獲其軍。”範增輕描淡寫的飄出一句話。
項羽一驚:“就算劉季有取糧自立之心,也沒必要殺了他吧?他已來信乞和,並稱封倉廩待我,如果本將軍想要他的軍兵,相信他也不敢不獻上。就算他意欲自立為諸侯,本將軍肯定最後要大合諸侯重劃領地,劉季既然欲為王,那就給他一個南陽王,本將軍不會給他南郡,還會再封一個南郡王挾製著。劉季手中就一個南陽郡,又沒了糧卒,能有多大作為?”
“南陽距離泗水、薛地皆遠,若放武安侯於彼,他日後再反上將軍,則很難挾製。南郡之地蠻荒少糧,上將軍封一南郡王,其實力將很難與據有南陽的武安侯相比。隻要上將軍東歸,老朽覺得南郡王將是武安侯的首個目標。”
項羽麵色逐漸平和而堅定起來:“亞父無需多慮,既然南郡蠻荒,劉季奪了又能如何?其若伐南郡,則證明其心已反,到時本將軍舉兵伐之,天下人也就無話可說。”
他向範增探了探身:“而若如亞父所言此刻殺之,恐諸侯都會心存驚懼,不利我等合力伐秦。”
“可是……”範增還要勸諫,但項羽不想聽了:“而且我與劉季盟為兄弟,此時若殺之,於本將軍的名聲有損,伐秦時難以號令諸侯。”
劉邦坐在雒陽城外軍營裡的大帳內,拿著項羽的回信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無傷,上將軍見你的時候,你看他的心情如何?”
站在帳中的曹無傷行了個軍禮:“主公,屬將剛去遞信時,上將軍很倨傲,也不太高興,屬將交了信就給趕出來了。不過,後來上將軍召屬將去取回信時,神態倒很和善,讓屬將跟著主公一起,準備去函穀關建功。”
“哦?無傷辛苦了,先去休息吧。”劉邦沒再問什麼。
看著曹無傷退到帳外,他才對張良抖了抖竹簡信:“上將軍言明日將至雒陽,允我等取雒陽倉廩糧六萬石,整裝待發。上將軍至,與本侯交接雒陽後,我軍就先發去取新安、澠池,若順利則續取陝縣,為上將軍先鋒。”
劉邦接著冷笑一聲:“看來上將軍並未因本侯的解釋而釋懷,這是讓本侯自耗力量。”
張良也有一絲無奈:“這也無法,若沛公不遵上將軍令,恐怕麻煩還在後麵。”
他凝思靜想了片刻:“沛公,不若再上書上將軍,言說上將軍領重兵三十五萬專伐函穀,然函穀徑狹,如此重兵亦有施展不開的問題。不若沛公往攻軹關陘由河東伐秦,請上將軍分五萬卒助沛公。”
劉邦略一想就明白了張良的用意:“軍師的意思是,若軹關陘秦軍防守嚴密,本侯自可擇機退回,還不用被上將軍驅策著攻函穀關而損耗軍卒?”
張良歎了口氣:“不是仆想法悲觀,即使上將軍令沛公守雒陽而不損一卒,最後沛公這六萬軍也會有大半被上將軍強行劃進其所率領的楚軍,能給沛公留萬卒已是大幸。”
劉邦聽張良這麼說,先是驚,接著是怒,然後就無比頹然。
張良施了一禮:“是仆罪也。當初破武關無望,就該力阻沛公助我王取三川,也就不會被上將軍奪軍了。”
劉邦聲音暗啞:“軍師也莫自責,不管上將軍是否能破秦關入關中,終會大聚諸侯,按上將軍的意願重新劃分山東領地。即使不聚,上將軍遙令本侯交出軍卒,本侯也隻能領命交軍。”
“既然本侯都保不住手中力量,”他疑惑的看看張良:“軍師為何又要建議本侯去取河東?”
“至少沛公不在上將軍帳下,可防上將軍矯軍法對沛公不利。”張良打起精神又說:“無論沛公是否可入河東,至少能分秦人力量,減輕上將軍破關難度,同時還可防範秦人從軹關陘出繞諸侯軍側背,行當年圍殺周文故技。我等主要的目的還是破秦,然後再論其他。”
劉邦冷笑了一聲:“參曾與蕭先生言,函穀關與其後的潼關守軍共有三萬,上將軍領三十餘萬卒於這等險關也施展不開。而秦嘯十七、八萬退入函穀,必定加強兩關守禦力量,那就不是三萬而至少會是五萬、十萬。本侯因武關軍六萬而退,上將軍雖有將近三十萬卒,又如何可破函穀、潼關上的十萬守卒?”
張良拱手一禮表示同意:“沛公無法破武關,上將軍一樣無法破函穀與潼關。王離軍隻要分十萬卒守浦阪,沛公即使破軹關陘入了河東,也入不了關中。可上將軍就算明知如此,大軍既已至此也隻能打上一打,不然將被人言其懼秦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