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營”絕對是柴榮手中的王牌,看來柴榮似乎放棄了禁軍,但也不是什麼也沒有做,他的一切仿佛都寄托在了“稚子營”身上了。
柴宗訓也迫不及待的想看知道被柴榮寄以厚望的“椎子營”到底有何獨倒之處,在甲九等人身上雖然見識了“椎子營”不避身死,舍身成仁的一麵,但也是僅此而已。當然!今日在“養神殿”下也有些見聞,這些加起來也不過一鱗半爪而已。
不過!在柴宗訓看來,接下來柴榮要帶他認識“椎子營”的教習,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有什麼樣老師,自然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這倒不是老師教出學生的都一樣。而是說老師水平的高低,間接影響著學生的水平。這就好比在學校之中水平好的老師帶出的班級總會比水平次一些平均分要高一些,所以想看老師的水平可以從學生身上得出結論,相反!想看學生的水平,從老師身上也能看出些端倪來。
柴榮帶著柴宗訓轉進了了一間石室,這石室之中已是十餘人再等候,柴宗訓微一打量,卻是心都涼了半截。
因為這些都太怪異了,有人身上帶著刑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犯人;也有長得如同野人一般,就跟在遼軍中見到的“狼牙血騎”的生番一樣,身上圍著獸皮,露在外麵的部分也長滿了毛。
轉過視線,終於看到了一個儒雅的老人,長得慈眉善目,一雙眼睛卻不見老來渾濁之態,反而給人充滿智慧的感覺。
看到這個老人,柴宗訓稍稍覺得欣慰了一些,甚至在人群之中還看到一個胡人不像胡人,便偏偏打扮得不倫不類之人。看了他這身打扮,即使是在後世見慣了奇裝異服的他,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一個民族的人。
“這是韋言韋老先生。”柴榮當先向柴宗介紹起了他看得最為順眼的老先生,柴宗訓隻是拱了拱,並不是十分在意。可是柴榮接下來的話,卻是讓柴宗訓震驚不已。
“韋言韋老先生也許是這亂世之中最後一位大儒了,當年不知道多少人登門拜訪,欲請老先生出山,先生皆以聖道以絕一一推脫。而柴榮三生有幸,上門親求韋言老先生為我‘椎子營’教習,卻不想老先生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陛下過獎了!實在是陛下一番為國為民之心,天地感召,韋言又豈能不為之動容,我在‘椎子營’中也不過是略儘綿力而已……”
“韋老先生若是這麼說,就讓柴榮太慚愧了。”柴榮打斷道:“昔日先生為瞞過天下人入我‘椎子營’為教習,不惜詐死,便是老先生家裡人也不知道老先生現在還好好的活著。算算日子,老先生隻怕也有三年未見過家人了。”
柴宗訓聽到這裡這裡為咂舌,想不到這個小老頭居然如此狠,不隻是對自己狠,對自己家人也狠。
“準確的說是三年又六個月零七天了。”聽過韋言此言,柴宗訓才知道自己錯怪這位老人家了,一個能將與家人分彆的日子記得如此清楚之人又豈是無情之人,“昔日有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何況老夫乎?
“況且!陛下之前也和和我有過約定,隻要一入‘椎子營’,便當自己是死過一次的人,如果不見漢天再現,炎黃一脈重興,我等皆是死人。”韋言說這般話的聲音並不大,卻是聽得柴宗訓心中大震。
這個韋言老先生一片拳拳為國之心,隻怕比及柴榮也不遑多讓,一個能為統一大業,做到拋家棄子的人,若是在前世柴宗訓絕對看不起這樣的人。
可是到了這個世界,看到太多太多為了華夏一脈的延續,不惜毀家紓難,或不計榮辱之人。馮道、王仆、柴榮,現在又多了一個韋言。柴宗訓明白他們本來可以選擇更好生活,但站在曆史這個風口浪尖之上,他們都義無反顧的選擇站將出來。
他們為炎黃撐起一片天地,他們是華夏的脊梁。原來柴宗訓還不太相信柴榮所言的隻要堅持自己認定有路,就會有誌同道合之人出現。
但如今柴宗訓不再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因為在華夏一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總是會有人默默的站將出來,貢獻出他們的一切。世界四大文明,四滅亡其三,唯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就是因為有這些人在。
“韋老先生肖學淵源,可謂是儒學世家,祖上五代大儒三代宰相,特彆是漢朝之時,一代名儒韋賢,後又升至宰相,而其祖父韋孟也是大儒和宰相,加上他的兒子韋玄也當過宰相。五世大儒,三代宰佳話傳至今,實在讓讚歎不已。
“宗訓,你可知《三字經》中說的‘人道子、金滿贏’,說的便是韋家先祖韋賢?公”柴榮轉頭對柴宗訓道。
柴宗訓半天都回不過神來,想不到這小老頭背景如此之深,來頭如此之大。“陛下過譽了。”韋言笑道:“再多的榮譽都是祖上所掙,至於傳到我這一代,卻是隻能眼睜睜看著聖人之道衰落。
“但是!正是因為祖上有訓,韋家柄持聖人之言,身體力行,匡扶聖人之道。以興複有漢人正統為己任,以天下百姓為念。韋言區區不才,雖然不敢自比先祖,但能有為天下百姓儘一分力的機會,韋言自然也不會推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