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後,十幾萬大軍並沒趕赴邊關,而是浩浩蕩蕩的折返回開封。
一路上幾乎沒有所遇到像樣的抵抗,可以說這行軍如同郊遊踏青般輕鬆。一方麵由於趙匡胤突然發動兵變,的確太過出人意料,到現在朝廷都沒有收到消息就能說明問題,甚至趙匡胤最先折回的幾個城池,甚至將趙匡胤的謀反大軍當成友軍來看待。
至於另一方麵,就不得歸功於趙匡胤謀逆之前定下的“約法三章”了。這一路走來,十幾萬大軍對於百姓入秋毫無範,若說在兩三個月之前,柴榮新逝,定然大家都念著柴榮的好,但如此柴榮已經死了有些時間了,其影響在人們心裡慢慢淡化。
百姓更關心的還是自己生活,如果誰能讓他們能更安居樂業的生活下去,他們並不介意是誰來當皇帝。當然!如果趙匡胤起兵造反,帶兵大肆劫掠,那又當彆論,百姓自然會堅定不移的站在柴宗訓這一邊。
而趙匡胤每到一地,都將事先定好的“約法三章”宣揚出去,既保證底層百姓的生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同時也保證大周舊有官員利益。最後還說什麼隻誅首惡,並一定會保證小皇帝和太後娘娘的安全。
趙匡胤實在太會做人了,不論是底層百姓還是其他的大周官員,對於趙匡胤直接矛頭直向王溥和範質,他們都是沒有太大的意見。自王溥和範質任輔宰以來,的確建樹有限,不論是對百姓還是大周官員來說。
而且在親近趙匡胤一係官員的有心引導之下,關於王溥和範質乃是奸臣的流言更是滿天飛。說什麼正是由於王溥和範質再三逼迫趙匡胤,最後才逼得趙匡胤不得不反,王溥和範質以前就有侵吞包禁軍軍餉之嫌,所有的禁軍都是活生生的讓二人給逼反的。而如今遼國和北漢聯手,大部分也是王溥和範質施政不當造成的。
如果王溥和範質二人聽見這些,定然有會大咱冤枉,說什麼遼國和北漢聯手南侵,要是知道到頭來不過是趙匡胤的謊話,隻怕恨不得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趙匡胤大軍開到開封城下之後,曆史應該出來的韓通並沒有出現,柴宗訓隱隱明了也許到了今天這個時候,曆史已經或多或少的出現了偏差。開封本來就是禁軍的大本營,對趙匡胤來說更像是不設防一般。
早在趙匡胤禁大軍快逼進開封城的時候,後知後覺的朝廷終於這才收到消息,驟聞身為“禦遼大將軍”的趙匡胤居然謀逆造反,這個消息不亞於一記晴天霹霆。朝會整整開了兩日有餘,可是誰都沒有更好的辦法。
如今的大周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甚至連兵都剩不下幾個了,又能拿什麼抵擋趙匡胤。而收到消息趙匡胤大軍今日便會抵達開封城,以至於昨天的朝會竟然沒有一個人來,就算是王溥和範質二人也將自己死死關在自己府宅之內,完全閉門謝客。二人應該也清楚趙匡胤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可是事已至此,王溥和範質又能有什麼好的辦法?
王溥和範質隻能祈求上天保佑,至少自己做出這般姿態來讓趙匡胤看見,能讓對方明白自己沒有與之死扛到底的打算,最好能從輕發落。
不得不說王溥和範質二人的這些想法有點太過異想天開,而小符後也是慌了心神,這樣事情她亦是頭一回遇到。隻是在柴宗訓麵前,她故意的裝出一幅鎮定的樣子出來,隻是一個勁兒的叮囑柴宗訓好生的呆在宮中,切不可亂跑。
雖然趙匡胤的“約法三章”小符後也是略有所聞,然而如今這般混亂的局麵,尤其手中兵、錢、糧皆無的情況下,更是沒有和趙匡胤討價還價的餘地。經過這麼多,小符後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二娘,儘管趙匡胤對外吹得天花亂墜,而且前麵兩條他似乎已經儘量做得夠好了,即使這樣小符後也不能不多一個心眼兒。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都是血淋淋的屠刀,屍堆如山,血流成河。現在形勢比人強,小符後也沒有了和趙匡胤一爭高下的打算,而她唯一希望的就是趙匡胤當麵給他許下不傷柴宗訓分毫的承諾,至於自己小符後自己她倒是沒有想那麼多。
在趙匡胤在開封城中的埋有暗子的情況下,開封城幾處城門都被打開了,開封似乎對趙匡胤來說已然不設防。
可是趙匡胤進入開封城內之後,卻慢慢知道了事情跟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本來呼延瓚也考慮過據城而守,能給趙匡胤造成最大的傷亡,可是柴宗訓想都沒想就一口否決了。柴宗訓認為這開封城中絕對埋伏得有趙匡胤的細作,若是據城而守,如果趙匡胤安排的細作趁機打開城門,將會兩麵受敵,得不償失。
見柴宗訓說得有理,呼延瓚父子都沒有堅持,直接就放棄了城牆和城門,呼延琮麾下近五百多人,化整為零,藏於各大街小巷之間。待趙匡胤大軍經過,或事先挖下陷阱,或突發冷箭,叫趙匡胤十幾萬大軍吃足了苦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