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爺率先起身,行了一個大禮,說道:“前幾日出了趟門,方才一回府就聽說王爺來了,這不馬上央著知府和草民走一趟,希望沒打擾到二位殿下。”
太子想知道沈聿明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並未多言。
沈聿明端起茶杯,輕嗅了一口,說道:“這茶倒與前兩日不同。”
顧老爺笑道:“草民聽說京城人喜歡白毫銀針,來之前想起最近新得了兩餅,特意拿來給二位殿下品鑒一二。”
沈聿明睨了他一眼,在顧老爺期盼的目光中,悠悠地把茶杯擱下,“如今天色已晚,就不飲茶了,本王明兒一早還要去城門施粥,免得再有一些渾水摸魚之人混入其中。”
顧老爺故作不知地笑了一聲,輕拍了兩下手,等家丁捧著幾個盒子到沈聿明跟前,他親手打開盒子:“茶可以不喝,但這茶葉,還望二位殿下收下。”
最上層的茶葉狀似銀針,白毫密披,色白如銀,正是方才顧老爺口中說的白毫銀針。
沈聿明卻從厚厚的茶餅下窺見幾抹金色,他拈起茶葉,下麵果真是一排排的黃金。
他把茶餅丟了回去:“顧老爺這是何意?”
顧老爺把盒子放在桌上,解釋道:“水患是天災,草民對治水一事毫無頭緒,隻能捐些金銀之物,二位殿下若有用得上草民的地方,隻管開口。”
這些還是他前些日子從太子處得到的,沒想到還沒捂熱,又要還回去了,都怪那幾個沒眼力見的東西!見了人不走也就罷了,還給人留下了把柄。
沈聿明看向太子,隻見對方將金子丟回盒中,而後撩了顧老爺一眼:“看孤做什麼,皇弟的意思便是孤的意思。”
知曉對方不插手後,沈聿明道出了最終目的:“江城如今亂成一鍋粥,黃白之物和一個饅頭同時丟在地上,顧老爺可知他們會撿哪個。”
這還用問,當然是饅頭,對於如今的江城來說,米可比銀子貴多了。
沈聿明又補了一句:“聽說顧府日日都有好幾桶泔水。”
那些不過是泔水加進從城門口拿回來的白粥,再混上一些臟水,然後高價賣給老百姓,但顧老爺不知沈聿明知道了多少,也不好叫屈。
從京城來的三萬石糧,至少有三成進了顧家。山洪雖停,田裡的莊稼已經無力回天,春播已過,江城的人若要繳田稅,隻能從米行購米,到時他在轉手賣出去,又賺得盆滿缽滿。
當下顧老爺為難地看了沈聿明一眼,“殿下,那些不過是……”
沈聿明聞言,忽然起身:“本王突然想起今兒的奏折還未寫,二位回吧。”
奏折落筆,驛使八百裡加急,明兒一早就能到京城,就在沈聿明轉身之時,知府猛地給顧老爺使眼色,他可不想被人摘了官帽。
見顧老爺沒有理會,知府推搡了他一把。
顧老爺隻能道:“殿下,草民忽然想起顧家的倉庫裡還有去歲的陳米,明兒一早便派人送去府衙。”
給了知府後,這些糧用不了多久就會重回顧家,沈聿明心想,顧老爺真不愧是生意人,算盤打得就是好。
知府趕忙表忠心,“糧一旦運至府衙,下官親自登記造冊,定會讓城中百姓都有米吃。”
沈聿明意味不明地‘哦’了一聲,“顧老爺要養活顧家上下一百多口人,竟也還有陳米?”
顧老爺咬牙道:“去歲無水患,莊稼收成不錯,約莫還有一萬石,還請殿下勿要嫌棄。”
一萬石就一萬石,至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沈聿明見好就收:“即如此,那就多謝顧老爺了,你放心孤一定把此事告知父皇,不會讓功臣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