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當中有二次重大活動,讓乾群萬眾一心眾誌成城。
一次是6~7月梅雨季節的長江防汛,一次便是冬季興修水利活動。
武林所在的家鄉,位於長江岸邊,梅雨季節來臨之際,雨量特彆大。
83年的那一年,從六月二十五號開始下雨,每天的降雨量在100毫米左右,連續下了八天,長江水位匆匆上漲,農田裡的水,排灌站不能及時排出,大片農田出現了內澇。
防洪大堤外麵的小圍出現了險情,鄉政府組織全鄉人力物力,開展防汛工作。
堅持了二十多天,江水遲遲不退,長江上遊不斷來水,最後導致小圍堤壩出現缺口,一個行政村共有一千多人口無家可歸,隻能投親訪友渡過難關。
每年的防汛工作是重中之重,關乎到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防汛工作中,乾群關係非常和諧融洽,具有軍事化管理模式。
一聲令下,大家爭先恐後毫不退讓,吃苦受罪在一起。
那一年武林作為普通一名防汛隊員,在防汛大壩上堅持了二十多天。
看到堤壩缺口,洪水似猛獸一樣,吞吐著農民的莊稼,衝垮了房屋,體會到了真實的水火無情場麵。
1986年的冬季,全鄉組織以行政村為單位,清理水樓排灌站外排水溝渠土方的任務。
武林作為村主任,參加了這次水利興修任務。
排水溝渠土方主要是通過人擔肩挑,降低河床加固堤壩。
全鄉二十多個行政村,在大約有四公裡長的工地上,組織了近萬人的施工隊伍,各行政村以紅旗為標杆,劃分塘口分段包乾。
所有施工人員自帶口糧和工具,實行的是義務勞動,這是從解放初期就形成的規矩,作為農民的法定義務。
武林帶領著由行政村的治安主任、團支書、農技員等人,組建了自己的領導團隊,組織了大約五百人的勞動大軍。
依據鄉政府水利部門分配的任務,按照人口數量再劃分給各自然村,以各種顏色的紅旗為分界線。
武林的行政村共有十五個自然村,取土區劃分成十五個塘口,以紅旗分界。
卸土區不分界限,通過人擔肩挑,一個人緊跟著一個人,形成一條長長的人流,把河床底下的土方運至堤壩上。
卸土區有專人指揮卸土平整,擔土人的腳步,一個緊跟著一個就自然踏實了土方。
武林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和左右鄰近村主任,也是首次在一起近距離接觸。
大家在中途休息時間,常常聚在一起尋開心找樂子。
這天鄰近的中路行政村的許主任,對著武林的手下團支書陳敏說道:“你們的武主任有沒有找對象啊?沒有找的話,看看我們土塘裡這麼多美女,看上誰了,我給他介紹。”
“真的嗎?許主任,如果我們武主任看上誰了,你可不能找借口,說武主任看上的是嫂子推辭哦。”陳敏立刻調侃道。
“怎麼會呢?隻要你們武主任,王八看綠豆對土眼了,就告訴我。”許主任詼諧回答道。
“你罵我們武主任是王八?你欠抽吧!”武林的治安主任李廣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