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帶領著精銳的陷陣營,在文成公主的幫助下,輕鬆踏破了邏些城的防線。大軍所向披靡,吐蕃守軍猝不及防,城內局勢瞬間陷入混亂。高順指揮若定,以雷霆萬鈞之勢攻入王宮,迅速平息了吐蕃的抵抗。吐蕃的士氣在城門大開的一刻便徹底崩潰,幾乎無力再戰。短短數日,吐蕃全境淪陷,邏些城成為秦國的囊中之物。
文成公主雖為吐蕃王室成員,但在這場戰役中,她的立場讓吐蕃避免了一場慘烈的戰火,也使她贏得了百姓的尊重。隨著戰事結束,吐蕃的局勢逐漸安定,高順遵守諾言,寬待吐蕃百姓,不但沒有進行屠城,還派遣軍士協助修複戰時損毀的城池,並安置百姓,使得吐蕃局麵迅速恢複平靜。
高順平定西北的捷報送至皇宮,震動朝野。皇帝李憲接到捷報時,正與國師瑤光、丞相楊安商議朝政。
李憲展開戰報,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笑道:“高順此番果然不負朕望,一舉定吐蕃,西北之地終於儘歸我秦國版圖。西北安定,大秦疆域再無後顧之憂!”
瑤光微微一笑,目光溫和地看向李憲:“陛下雄才大略,得高順這樣的猛將輔佐,實乃國之幸事。如今西北平定,接下來便是如何穩固新領土的治安,確保吐蕃不再反複動蕩。”
李憲點頭:“正是此理。西北雖然已平,但邊境之地民心尚未穩固,需得派一位得力之人全權掌控。”
這時,丞相楊安沉聲說道:“陛下,西北地廣人稀,民風彪悍。雖吐蕃已降,但若無強有力的鎮守之人,恐怕難保其長治久安。臣以為,高順將軍既戰功赫赫,又深諳軍政之道,可授予他更大的權力,節製西北軍馬,方能令西北之地徹底歸心。”
李憲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深思,隨後朗聲道:“丞相所言極是,高順有功,當封。朕決意封高順為西北王,賜他節製西北一切軍馬之權,代朕守護西北疆土。”
國師瑤光微笑頷首,輕聲附和:“陛下此舉英明。高順素來忠心耿耿,封為西北王,他必能一心為國,繼續鞏固邊疆。而且,他在當地民望頗高,吐蕃人也會對他心生敬畏。”
李憲大笑:“有國師和丞相的鼎力支持,朕心甚慰。即刻傳旨,封高順為西北王,節製西北軍馬,全權掌管西北事務!”
與此同時,遠在西北的高順接到了皇帝的聖旨。軍營內,眾將士齊聚,高順看著傳來的聖旨,神情雖平靜,心中卻難掩激動。他站在營帳中央,朝著傳旨太監深深一拜:“臣,高順,謝陛下隆恩。”
傳旨太監見高順鎮定自若,不禁心生敬佩,恭敬地道:“西北王請起,陛下對您寄予厚望。此次封王,乃是對您平定西北的最大嘉獎。”
高順起身,目光堅定:“此番封賞,不是屬於我高順一人,而是屬於這片西北土地的每一位將士。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何談如今的勝利。”
陷陣營的將士們聞言齊聲喝彩:“將軍威武!西北之王!”
高順的副將周康湊到他身邊,笑道:“將軍,這可真是千古未有的榮耀。陛下對您如此信任,您可是西北的真正掌權者了。”
高順淡然一笑,神情卻依舊冷靜:“這是陛下對我的重托,也是極大的責任。西北雖平,但邊境的局勢依然複雜。吐蕃方降,其他邊疆部族也未必會安分。今後隻怕會有更多的戰事。”
周康聞言神色一肅,點頭道:“將軍所言極是。雖然吐蕃已定,但邊疆部族依然虎視眈眈。我們需得時刻警惕。”
高順望向遠方的城牆,目光深邃:“先安撫民心,再行軍備。這片土地已歸秦國,接下來便是要如何真正治理好它,避免內亂與外患。我等將士不僅要能征善戰,更要懂得治國安民。”
高順當夜召集將領,展開對吐蕃的安撫計劃,準備大力發展當地農業,鼓勵秦國移民前往開墾荒地。同時,他計劃加強邊境防禦,以應對其他部族可能的襲擾。
數日後,文成公主也被邀請前來高順軍中議事。她曾在吐蕃王室中享有盛名,如今隨著吐蕃投降,她的影響力依然巨大。高順希望借她之力,進一步穩定吐蕃的局勢。
議事帳內,文成公主穿著素雅,氣質端莊。她向高順微微行禮:“將軍召見,不知有何吩咐?”
高順麵露敬意,開門見山:“公主,我此次邀請您前來,是想商議吐蕃的未來。如今吐蕃已歸秦國,我打算任命您為西北地區的安撫使,協助我安定吐蕃民心。”
文成公主神色平靜,卻暗含複雜情緒。她沉吟片刻,才輕聲說道:“將軍厚愛,吐蕃已然臣服於秦國,我願為我的人民儘最後一分力。隻是希望秦國在治理吐蕃之時,能夠體恤民情,避免大規模的改製。”
高順點頭:“公主放心,我不會強行改變吐蕃的風俗。吐蕃百姓曾因戰爭受苦,我希望能通過寬政讓他們安居樂業。”
文成公主看著高順,眼中閃過一絲敬佩:“將軍如此深明大義,吐蕃百姓必將擁戴您。我願意協助您,共同安定此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