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一大家子的人坐在餐桌旁,討論著新出的豆腐。
“三兒,今天的豆腐賣的這麼好,以後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
葉母覺得今天賣的不錯,想著多做點兒,多賣點錢。
“娘,既然豆腐受歡迎,縣城那麼多人,光靠我們一家,就算是累死,也做不過來,我想能不能建個作坊,讓我們葉氏一族的人都參與進來。”
葉母還沒說話呢,葉老爹就激動的站起來。
“果然是好兒子,沒白養你這麼多年,這個主意好,我支持。”
“兒子問我呢,你插什麼嘴。”
葉母白了一眼葉老爹。
“三兒,又要把買賣讓出去呀,鹵煮都跟彆人做了,這豆腐我們家自己做不行嗎?”
“娘,我不是說了嗎,縣城那麼大呢,光靠我們一家肯定做不過來,再說了都是一個族的,不能我們家吃大肉,喝大酒,看著自己的族人啃窩頭,喝菜湯,連個葷腥都吃不上。”
“再說光我們光我們家賺錢,彆人眼紅使壞怎麼辦?拉上族人一塊兒乾,出了什麼事,也好有個照應。”
說到底葉明還是有點爛好人的,沒有族人的團結一心,他們家可能都不了邊關,原主的記憶裡,他的爺爺奶奶就在逃荒的路上去世了,是族人一起把人安葬的,還立了一塊碑,以後好方便遷墳。
現在葉明穿越過來了,或許是受到原主的影響,他對這些族人還是有點好感的,既然有這個機會,那就拉他們一把,也算是回報爺爺奶奶的安葬之恩了。
“他娘,三兒說的對,都是一家人,能拉一把就拉一把,你忘了我們怎麼逃荒過來的?”
葉老爹抽了一袋煙,也勸著葉母。
在這個年代,宗族觀念還是很重的,如果葉明想著是報答的話,那葉老爹完全就是想著給族裡做點貢獻,以後下去見了祖宗,臉上也有光。
聽到葉老爹這麼說,葉母也沒話了,她其實也明白,自己家在逃荒的路上也受了族裡的不少照顧,但她心裡就是不得勁。
第二天一大早,葉老爹就帶著葉明找到了葉族長,葉族長一聽,當即就召集族人去祠堂開會。
說是祠堂,就是一個大點的茅草屋,族裡沒錢,修不起好的祠堂,就隻能先搭個茅草屋,好歹讓祖宗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見人來的差不多了,族長壓了壓手,說道。
“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一件事跟大家商量一下,葉家的老三,琢磨出來一種新的吃食,去縣城賣了一下,很受歡迎。”
“他現在想在村裡建個作坊,拉著族裡的人一塊兒乾,現在叫你們過來就是問問你們的意見。”
“真的嗎,族長?我昨天在縣城可是聽說了,這豆腐好吃的不得了,原來是三兒琢磨出來的。”
這是葉老爹的堂兄弟,家裡排行老二,平時葉明見了,稱呼葉二伯。
“真的?葉老二你看到了?”
族裡好多人不知道豆腐是個什麼東西,看到葉二伯這麼說紛紛上來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