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所在,這是一條名為“麻衣巷”的小巷子。
自然比不得皇宮周圍,諸如朱雀大街玄武大街那般氣派繁華,卻也算店鋪林立人來人往,頗為熱鬨。
而正前方,是一座酒樓,“鴻運摟”的三字招牌還頗為顯眼。
酒樓雖算不得多奢華高端,而且看著也很有些年頭了,木質閣樓頗為陳舊,但貴在規模不小,足足三層。
可此時,隻見酒樓大門口空地上,倒是熱鬨得很。
一個身材滾圓長得肥頭大耳、穿著一件價值不菲絲綢華服的中年男子,正腆著大肚子站在人群中央……
一邊忙著使喚兩個青衣烏帽的跑堂小廝,將幾個裝滿破舊衣物與皺巴巴書本的包裹,從酒樓裡搬出來,扔在外麵地上,一邊凶神惡煞頤指氣使,對著兩個窮酸秀才罵罵咧咧訓斥個不停。
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便正是這座酒樓的掌櫃了。
除此之外,旁邊還站著一青年男子。
隻見青年,約摸二十二三的年紀,雖相貌平平長得不算多俊朗,可身材欣長。
特彆那一身上等越緞剪裁的錦繡長衫,腰間掛一塊鏤金的溫潤玉佩,手持一把精美畫梅花折扇,一看便知家境不凡非富即貴,還頗有幾分翩翩公子氣度。
可就是那副趾高氣揚的桀驁模樣,實在令人有點不敢恭維。
此時,正一邊搖晃著手中折扇,與那胖得跟頭肥豬一樣的酒樓掌櫃一道,對那倆窮酸秀才頤指氣使著。
神態傲慢至極,滿臉冷嘲熱諷與小人得意之態。
而那兩個窮酸秀才,不正是張遜張謙兄弟,又會是誰?
好幾天時間沒見,隻見這千裡迢迢從南方永州府前來趕考的兄弟二人,依然骨瘦如柴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
漿洗得發白,滿是補丁的長衫,還有腳邊被店小二扔出來的破爛包裹,散落一地的皺巴巴書本,在傍晚的夕陽下格外刺眼,甚至與這座繁華京城都顯得那般格格不入。
兄弟二人就那樣木訥地站在那裡,幾分憤慨,幾分茫然,或許更帶著些因為家境的自卑拘謹,任憑那青年與酒樓掌櫃罵罵咧咧頤指氣使。
張遜雙目圓瞪,額頭青筋都條條綻出,大口喘著氣瞪著那青年。
怒急之下,似乎想要反駁爭辯兩句,偏偏又一句話說不出來,隻氣得身子直哆嗦。
那性格更木訥內向的張謙,卻是低垂著頭,臉漲得通紅,完全不知所措。
不僅如此,周圍更早已圍滿了文人才子,竟足足一兩百人之多。
看穿著打扮,基本都全是從外地陸陸續續來到京城趕考的學子。早將那裡圍得水泄不通,指手畫腳議論個不停。
一個個神情各異,有事不關己目光冷漠的,有幸災樂禍起哄的,也有幾分惻隱、對那華服青年滿麵憤怒之色的。
當然,更有看熱鬨的百姓。
熙熙攘攘,硬是將這條本就不寬敞的小巷子,堵了個擁擠不堪。
這讓王修一陣錯愕。
至於這裡,為何會聚集這麼多進京趕考的學子,倒也並不覺詫異。
雖然未參加過春闈科考,可也多少了解過一些。
在這個交通極其不發達的時代,秀才學子要進京趕考,基本都會提前十天甚至一個月出發,到達京城。
其一,怕路上出事,最後耽擱了恩科的時間。
其二,初來京城,人生地不熟,更怕會水土不服,因此也需要一定時間適應。
而這些學子們,來到京城後,也向來喜歡紮堆住在一些大的酒樓裡。
不僅是方便互相交流學問,一起刻苦用功複習功課,也更方便能及時獲取朝廷關於本屆恩科的一些政令與事宜。
當然,眾多趕考的學子,家世家境各不一樣,這種酒樓為了生意,也會提供價格高低不同的廂房。
有錢人家的公子可以大魚大肉睡天字號廂房,窮人家的孩子就十多人擠一間大通鋪,頓頓啃粟米饃饃喝涼水唄。
可說實話,上次在水雲間才子集會上,就因為這頭鐵的張氏兄弟,半路殺出來胡攪蠻纏,壞了他王老爺的完美計劃,緊跟著居然還有臉屁顛屁顛跑來,指正他王老爺的過失之處,還連“大白天身上揣著栩栩如生的下流畫冊”的黑鍋都不願意替他背……
差點把他氣個半死。
可也不至於心中多大仇怨憤怒。
相反,對兩人那一身剛正不阿的執拗勁,幾分欣賞!
更重要的,有熱鬨不看,王八蛋。
哪還絲毫猶豫,拽過旁邊一個身材矮瘦的年輕學子,堆起一臉笑,搓了搓手,“兄台,這發生什麼事了?”
熱鬨看得正起勁,被人打擾,那學子明顯有些不悅。
歪著腦袋在他身上使勁打量兩眼,幾分狐疑,“閣下也是這次進京趕考的才子?可看著也不像啊!”
嘴巴一撇,“還能什麼事?”
又伸手一指前方張氏兄弟,“瞧見了嗎,那兄弟倆,是永州府進京的秀才……”
“據說,不僅啥背景沒有,家裡還窮得叮當響,這次來京城趕考,都是一路挨餓受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