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以仁孝治國。
這個時代,物資短缺且醫療水平低下,再加上天災戰亂不斷,絕大多數百姓食不果腹,能得以長壽之人,自然是極其稀少的。
因此為彰顯孝道之本,即便是尋常百姓家,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見著朝官勳貴甚至天子,都是不必見禮的,而且每月州府還會發放一些津貼補助。
若是八旬以上老者,遇上逢年過節或壽辰之日,當地父母官還需親自前往道賀。
而當今太後,一國之母,身份又何其尊崇?
八十二歲的高齡,絕對算是大康舉國之福瑞,自當普天同慶舉國慶賀。
這又豈能如尋常百姓家,僅僅大操大辦吃吃喝喝一番那樣簡單?
這是國之盛典!
首先其一,依照宗室禮法,無論皇子皇孫,或是宗親貴胄,皆須提前三日沐浴素齋。
哪怕當今天子,也不得例外。
說白了,這三天時間,每天都必須把自己洗得白白的,還不能喝酒吃肉,不能作風奢靡。
是為老祖宗祈福!
否則,若是被禦史台那群言官逮著了,參上一本,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
其次,朝廷當大赦天下。
各地州府衙門,皆會酌情,破格赦免釋放一大批犯人,赦免其罪行。
哪怕是諸如殺人放火犯上作亂等十惡不赦的罪犯,也會適當給予減刑。
至少這一天,是不用腳銬枷鎖加身的,牢裡的飯菜,也會有酒有肉的。
以此,是為彰顯太後之仁德,朝廷之胸懷。
第三,儘管為防止皇權相爭,再度出現如先帝末年那般,兄弟手足相殘太阿宮內血流成河,以至於朝野震動禍及國本的慘劇……
新朝伊始,皇帝便早早定下律令,除東宮太子外,眾位皇子王爺,一旦到了及冠之年,行過及冠之禮,一律必須前往封地就藩。
非天子親詔,不得擅自回京。
當然,趙王爺趙衡是個特例。
然而,時值太後壽辰,天子也同樣早頒下了旨意,詔令各地就藩的王爺,哪怕隔著千山萬水,也必須趕回京城,為老祖宗賀壽。
是為子孫孝道。
更不用提,壽辰大典上,還會有諸多繁瑣至極的儀程,由禮部全權操辦。
諸如祭天大典,誦經納彩,以求上天庇佑舉國風調雨順,國祚綿長。
而既然是舉國同慶的大喜事,那能夠進宮參加壽宴的,自然人員眾多。
除了一眾皇子皇孫與宗親貴胄,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員,也是皆須到場的。
再加上,極為湊巧,太後的壽辰,剛好緊挨著科考放榜沒幾天。
而為彰顯對天下學子的重視與厚愛,景隆皇帝特開先例,也同樣早已詔令,於太後壽辰之上,為所有高中的學子設了酒宴。
如此一來,這場壽典,不可謂不盛大。
且自從太後老祖宗七十五歲高壽以來,至今已七八年,年年皆是如此。
而絲毫不出意外,壽典以及其後酒宴所舉辦的地點,正是位於承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