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爺頓時一陣疑惑。
鐵青著臉,雖依然惱羞交加氣得牙根直癢癢,倒也隻得悻悻收回揚在半空的拳頭。
張三千總算長舒一口氣。
衣袖胡亂擦拭兩下額頭冷汗,眼見王老爺依然一副要殺人的眼神瞪著他,倒是趕緊正了正色。
清了清嗓子,“陛下口諭:朕自登基,二十一載,勤勉政務,如履薄冰,勵精圖治,任賢革新,不犯窮兵黷武之失,奉與民休息之策……”
“不求聖君之名,但求富國強民。”
“然澄州一案,天下震動,太守曹參其罪,駭人聽聞。”
“朕躬省己身,自覺無顏於先祖,而大康吏治之整頓變革,已迫在眉睫!”
“吏部右侍郎王修,德行兼備,剛正不阿,忠軍愛民,其心昭昭,國之大幸!”
“即日起,升任吏部左侍郎之職,官晉正四品上。”
“此外,吏部尚書舒渠梁年事已高力不從心,令調他用,著吏部左侍郎王修,暫代尚書之職,全權司職吏部大小事宜,整肅全國吏治。”
“另,吏部員外郎莊重,徹查澄州民變一案有功,即日起晉吏部右侍郎之職。”
又陪著一臉諂媚的笑,“陛下的旨意,就這些了!”
“奴婢在此,恭喜國公爺,賀喜國公爺了!”
“這才入京任職兩月有餘,便已從右侍郎直接晉升為左侍郎了,而且還是吏部這個真正實權在握的地方。”
“可彆小瞧了,儘管這隻是官晉半級,可國公爺也知道的,六部衙門中左右兩位侍郎的差彆,那可太大了!”
“而且更重要的,還是這吏部尚書之職……”
“國公爺雖名義上隻是暫代其職,但奴婢心裡清楚得很呐!”
“聖上旨意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國公爺尚且年輕,在朝中尚無多少威望,再加今日又衝撞了太後壽典,乃戴罪之身。”
“若是貿然賦官,難免惹人閒話,落得個任人唯親的名聲。”
“因此,這才將那舒渠梁調任,名義上有國公爺暫代其職。說白了,再過一年半載的,找個合適機會,國公爺不就乃名正言順的吏部尚書了?”
“彆說是咱大康朝,哪怕三五百年來,也還從沒有過國公爺這般年輕的六部尚書,手握實權的正三品大員呐!”
“此乃何等的榮耀?這不也足見聖上對國公爺的恩寵信任不是?”
“包括方才壽典上之上,聖上當眾責罰,那不也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而已?”
“國公爺隻需在府上禁足個十天半月的,到時候聖上金口一開,不就可以直接去吏部代任尚書之職了?”
王老爺腦子犯懵。
可緊跟著,卻見這死太監又一聲輕歎,“不過,也恕奴婢多嘴!”
“國公爺也不必心中覺著委屈,覺著聖上剛才出手太重,不留情麵。”
“奴婢伺候聖上多年,最是知道,聖上不過刀子嘴豆腐心罷了。”
“國公爺今日之舉,聖上不僅被嚇得心驚膽戰,方才追出來的路上,還跟奴婢念叨,說國公爺為國為民,受委屈了!”
“說國公爺年紀輕輕,肩無萬斤之力,不該承如此之重的!”
“說白了,這是打心底將國公爺,瞧得比親兒子還要親呐!”
一陣遲疑,又怏怏道,“不過既然說到這裡,有句話,奴婢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不出意外的話,吏部尚書一職,應該便是眼下國公爺的上限了,至少在景隆一朝應該是如此!”
“國公爺當心中有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