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古代戰爭中,有那麼一條不成文的規律,便是一旦戰鬥減員,超過五分之一,則軍陣必潰!這話也有些道理,但卻不能以偏概全,斷章取義!
舉個例子吧,比如一位伍長,帶著五個士兵上陣,戰死一個人,他們就潰逃了?這不可能吧!因此,這條所謂的規律,實際上與戰爭規模和人數,以及軍隊的素質是緊密相關的!
一般來說,人少精乾的部隊,往往勇於死戰而不退,人越多,反而戰鬥意誌還越差,往往互相觀望,你跑我也跑,這便是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原理!尤其是那種以大量普通百姓農夫濫竽充數的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大軍,是最容易因恐慌擴散而潰敗的!
按理說,孫禮所部兩萬人,遭遇山崩,一下子就損失了五千人,減員四分之一,早應潰散,可是恰恰相反,這些曹軍士卒,非但沒逃,反而為孫禮寧願以身殉職,承擔責任的做法所感動,一時間竟忘卻了剛才的恐懼,而士氣大振!
隨著孫禮一聲令下,一萬五千幸存的曹軍士卒,迅速開始行動起來,艱難地搬抬石塊,疏通道路,最終全軍於潼關城外列陣,伴隨隆隆戰鼓之聲,準備發起進攻了!
話說張嶷立於潼關城頭,目睹山崩攻擊竟然獲得了奇效,殺傷曹軍士卒無數,還頗為得意,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是沒想到曹軍竟如此頑強,遭遇如此沉重打擊,仍堅忍不拔地準備展開攻城,張嶷馬上笑不出來了,曹軍果然不白給,士卒鬥誌旺盛,有股子狠勁,名不虛傳啊!
這很正常!雖然曹操調集的十餘萬大軍,其中一部分還是從軍屯抽調的河北兵和青州兵,但主力軍團,戰鬥力可不差!除了那幾支騎兵部隊外,曹操此番還帶了五萬精銳步兵軍團,孫禮所部兩萬人,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精銳的中原步軍,與民夫走卒不同,他們與蜀軍一樣,也是職業化軍人,是曹操吸取經驗教訓,仿造劉緯的練兵模式,優中選優所組建的一支精銳之師!
因此,像這樣的部隊,是不會被輕易打散的!雖然剛才如天崩地裂一般的攻勢,打了孫禮所部一個措手不及,可是很快,他們便能在將領的統帥下,迅速進入戰鬥狀態!
鼓響三通,隻見曹軍士卒,組成三個魚鱗陣列,以大盾在前,混雜四台攻城衝車和兩架井欄,緩緩地開始向前湧動,發起了對潼關的進攻!
張嶷立於城頭,見曹軍如此陣型嚴謹,步伐齊整,軍備堅韌,器械得力,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曹軍前鋒所用的大盾,顯然不是原來的老物件了,那分明是木製鐵皮大盾,與原來他們所用的那種圓盾和皮盾,大不相同!一看就知道,弓弩輕易是射不穿的!
這種鐵皮大盾,大得出奇,呈長方形狀,竟然是由兩個人一起抬著前進,可見重量不輕!整個盾麵上,無甚裝飾,看似覆蓋了一層銀色鐵板,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而攻城衝車和井欄,雖是木製,卻也外罩鐵皮,與以往的攻城器械有很大差彆!可想而知,其防火效果更好,憑火箭和一般引火器物,是很難將其引燃的!
眼見曹軍如此精銳,張嶷十分驚訝的同時,也是後怕不已!若非自己利用懸崖墜石,給曹軍造成大量傷亡,且連大部分攻城器械也毀掉了,憑一萬兵力,還真未必能抵達得住對方的進攻!
雖有些後怕,但張嶷同時也是倍感慶幸!因為他早已為曹軍布置了天羅地網,任憑你如何精銳,一步踏進來,便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眼見曹軍向前推進,張嶷始終顯得很沉著,眼見他們已經進入了射程,也沒有下令發動弓弩齊射!
其實,這時候就算發動齊射,也沒什麼用!曹軍的大盾、衝車,還有井欄,防禦箭支的效果一看就不差,此時射箭,純屬浪費,起不到多大的殺敵效果,張嶷豈能犯那個傻!
要知道,張嶷此來潼關,輕裝簡行,最後還是由險僻山路奇襲成功的,根本不可能攜帶大量武器裝備隨行!因此,他手裡的箭支不多,可不能輕易浪費!
可能有的朋友又會提出異議了!曹操不是偷學了劉緯的十字弩嗎?潼關如此險要之地,守軍必定存有大量弩機和箭支啊!此番張嶷奇襲潼關,打了杜畿一個措手不及,連火油都繳獲了,難道沒繳獲到箭支?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稍加解釋一下!曹操是從司馬懿那裡獲得了十字弩的模型,程昱也在戰場上撿到了幾把十字弩,並令工匠大量仿造,武裝到了軍隊,可是他們所生產的弩機,比蜀軍的要大了兩圈,箭支也比蜀軍弩箭要粗!
十字弩的弩身上,有一條上弦裝箭的凹槽(發射槽),深淺是固定的!因此,弩箭的生產製造,也必須按照統一製式,否則會因為不符合規格,而無法使用!
因此,張嶷所部就算繳獲了大量曹軍箭支,卻也因為太粗,而無法使用!這就好比你拿著一把556口徑的槍,卻繳獲了許多762口徑的子彈……純屬一堆垃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