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到這裡,我們暫且按下,先來說說三國史話當中,聞名於世的一出計謀——空城計!
空城計的具體過程,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估計喜歡三國故事的朋友們,都十分清楚!值得一提的是,與草船借箭、火燒新野、火燒赤壁雷同,故事的主角並不是諸葛亮,空城計其實是趙雲乾的!
不過,雖然是小說家虛構杜撰,空城計卻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甚至被編為戲曲,廣受歡迎!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的名劇《失空斬》,講述的便是這段故事!
不管空城計的主角究竟是誰,也不論是否真實存在,故事就是故事,寄托的隻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卻有很明顯的漏洞!
諸葛亮麵對司馬懿十萬大軍,大開城門,並於城頭彈琴,就把司馬懿嚇退了,這怎麼可能呢!就算他不確定城內是否有埋伏,也用不著馬上就退走,先派一支小部隊入城試探虛實,不行嗎?
即便城內真有異常情況,司馬懿損失的不過是一支小部隊,大軍幾乎毫發未損,十萬大軍把城池包圍起來,即便圍而不攻,諸葛亮也將無從逃出生天!
之所以談及空城計,是因為目前魏延所麵臨的情況,與司馬懿頗有相似之處!
眼前的許昌,似乎還真是座空城,城頭居然連一名守軍也沒有,張鬆之子張淩前來聯絡,說是要獻上城池,魏延一開始還真沒敢信!
可是,眼見張淩詛咒發誓,情真意切,魏延也終於是將信將疑,但肯定還是不放心!要知道,自己可就一萬多人,貿然入城,若真有埋伏,可就被困在城內出不來了!
於是,魏延命令前軍小校,率本部兩千人為先頭部隊,跟隨張淩進入了許昌,稍候不久,便傳來消息,許昌還真是座空城,竟無一兵一卒!
這下子,魏延放心了,剛才的疑慮重重,立刻被欣喜異常的心情所替代!他當即下令,全軍入城,占領許昌!
其實,張鬆的獻城三步走,也是臨機而定,他對於局勢也不甚了然!連張鬆也沒料到,他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都純屬白費力氣,許昌居然是一座空城!
雖然曹操的大本營已經遷至鄴城,但畢竟天子劉協在許昌,這裡怎麼會沒有駐軍呢?這不可能吧!
當然不可能!曹操就是再糊塗,也不會調空許昌駐軍!就算這裡遠離前線,敵軍幾乎不可能打到這裡,他也必須留有兵力駐防,否則天子劉協趁著防備空虛,跑了怎麼辦!
許昌,原有駐軍一萬五千餘人,與魏延所來兵馬數量持平!按理說,如果這些守軍能拚死抵抗,魏延根本不可能攻陷許昌,兵力不足!同時,如果有守軍,張鬆想讓兒子開城獻降的打算,也很難實現!
那麼,這些守軍去哪了呢?當張鬆和張淩引領蜀軍在許昌城內轉了一大圈,最終趕到許昌皇宮時,答案才終於揭曉!原來,許昌守軍,竟然被荀彧遣散了!
曹操為了與劉緯交戰,將中原精銳,抽調一空!留守許昌的一萬五千兵馬,其中有數千近衛軍,其餘的則全部是青州兵,可謂一群烏合之眾!
不過,兵就是兵,即便是久疏戰陣的近衛兵和農夫出身的青州兵,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他們要是發狠誓死保衛許昌,魏延也將十分棘手!但身為總指揮的荀彧,竟然命令他們就地遣散,這夥三心二意的家夥,不跑更待何時,因此許昌才瞬間成了一座空城!
那麼,問題來了!荀彧究竟是何目的?他一直替曹操駐守許昌,監視天子,怎麼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做出如此舉動?
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時間還得重新回建安十六年初!曹操誅殺伏皇後一族,並僭越稱公,實際上並非一番風順,有許多人站出來勸阻,甚至極力反對,這其中為首之人,便是荀彧!
荀彧,年輕時便被世人稱為王佐之才,早年追隨袁紹,後投靠曹操,一躍成為曹氏集團權力核心人物,一直忠心耿耿,為曹操立下不世之功!
而曹操呢,也十分信任和倚重荀彧,以為股肱之臣,尤其是他帶兵出征時,往往是留荀彧駐守後方,曹操也很放心!
可是,與其他謀臣不同,荀彧其實是個崇漢士人,他心目中念念不忘漢室興衰,之所以輔佐曹操,是因為在早年間,荀彧覺得唯有曹操,才能掃平寰宇,蕩滅諸侯,恢複秩序,中興漢室!
荀彧儘心儘力地輔助曹操,且忠心不二,其實是為了實現心目當中的政治理想!因此,即便早年間曹操多行跋扈,有專權欺淩主上的嫌疑,甚至越居丞相之位,為了大局,荀彧也沒提出什麼異議,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曹操應該是類似周公和霍光一類的忠臣!
可是時間到了建安十六年,形勢卻急轉直下!曹操僅憑猜疑之心,便誅殺了伏皇後一族,更是僭越稱公建國,終於邁向了謀逆亂臣的萬丈深淵!
荀彧雖然站出來表示了強烈反對,可這一次曹操沒聽他的,甚至從此開始冷落荀彧,一直讓他留守許昌,都沒調他去鄴城任職,使之遠離了曹魏集團權力的核心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