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看到這裡,恐怕早就料到了,這道石牆,根本不是天然形成,沂水淺如河溝,也不是旱災所致,這一切都是司馬懿的詭計,他是想不費一兵一卒,利用大自然的力量,給吳軍以迎頭痛擊!
司馬懿所麵對的不利局麵,我們已經說過,就算他不去救援下邳,手頭的這點部隊,也不夠吳軍塞牙縫的!若是正麵相拚,或死守臨淄,都將必敗無疑,他必須出奇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上的手段,化腐朽為神奇,甚至點石成兵!
可即使用計,司馬懿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才行啊!就比如,設置伏擊圈,人數也不能太少,否則不是等於給吳軍撓癢癢麼?因此,司馬懿根本無法同時應對兩路齊攻的吳軍,到時候還是難免失敗的厄運!
司馬懿十分清楚,由徐州而來,進入青州,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沂水一線,二是蒙山一線!若吳軍隻走其中一路,那司馬懿就能從容應對,怕就怕吳軍會兵分兩路,齊頭並進,那麼他將顧此失彼,難以成功!
可是,吳軍究竟會走哪條路呢?司馬懿的心裡也沒有底!眼下的局麵萬分危急,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導致滿盤皆輸的結果,司馬懿也不敢過分相信自己的推測!
況且,孫權這家夥,就是個業餘軍事愛好者,水平確實不行,卻也讓行家裡手很難摸準他的脈搏!這就好比新手玩牌的路子,老手一時難以適應,沒準還真就被新手給贏了,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司馬懿是兩路都要堅固,而且必須有個側重點,他選擇的側重點,便是蒙山一線!因為沂水一線,司馬懿早已有了應對之策,不管吳軍來與不來,都要準備,那就是水攻!
於是,司馬懿在統一了眾人思想和決心之後,立刻下令,派出一千軍,趕往沂水河穀,在北穀口用山上的巨石,堵塞河穀,積累水源!
其實,像水攻這樣的計策,可以說隻是雕蟲小技而已,但凡領兵打仗的將領,隻要不是太過愚蠢的,都可以輕易識破,怎麼蔣欽和陳武就這麼容易中計了呢?另外,司馬懿又為什麼有信心,認定吳軍一定會上當呢?
這與沂水河穀的地形,有著莫大的聯係!此處九曲十八彎,兩側皆有山脈,甚至是懸崖峭壁,簡直就是個天然的口袋陣!而且,因為河穀很長,南北綿延近百裡,要想事先就發現北口堵塞的石牆,很難做到!
可能有人會說了,派個腳力快的探馬哨騎,突前偵查,不就能及時發現問題了嗎?很難!這河穀內,根本沒有可以騎馬的路徑,深一腳淺一腳地前進,來往幾天都走不完,如何探知?若從山路而走,恐怕速度還不如在河穀內行進呢,更是來不及!
況且,就算有探馬先行一步,發現了北口的石牆,吳軍大部恐怕也早就鑽進河穀之內了,要想迅速逃脫,談何容易?大水淹了下來,他們還是難逃覆滅之運!
可以這麼說,吳軍一旦選擇由沂水進兵,便是一腳踏進了鬼門關!
因此,在這裡司馬懿根本不用布置重兵,隻一千餘人,就能攔住吳軍數萬之師,還可以順便讓這些出身南方水鄉的吳軍士卒們,嘗嘗青州之水的味道!
實際的狀況,也正如司馬懿所料,甚至效果還要更好!蔣欽陳武這倆蠢貨,居然率領大軍走到了河穀北口才發現了石牆,甚至到了這個時候,還沒發現情況有異,居然讓士兵們開挖了!
這大概不可能吧!就算蔣欽陳武,都是勇夫莽漢,也不至於蠢到如此地步吧?
蔣欽陳武二人,若從根上算,應該都是孫策的親信愛將,早年間便投靠了江東,作戰勇猛,以一當十,屢立戰功!可是,到了孫權執政時,這倆人就不那麼受到重用了,甚至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們隻能作為周瑜的副將,被打入另冊,坐了冷板凳!
如今,周瑜早就已經不在了,孫權也是坐穩了江東之主的位置,蔣欽陳武的境遇,略微好了一些,逐漸獲得了孫權的青睞和重用!
當然,這也是與東吳將才迅速隕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樣,東吳老將,死的死,傷的傷,孫權無人可用,便也隻能仰仗和依靠蔣欽陳武這些中生代將領了!
就比如這一次北伐,孫權欽點蔣欽陳武,率軍隨他一起出征,像這樣的大好機會,此二人又豈願錯過,因此都有些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再加上此前吳軍攻克徐州,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阻力,太過順利,蔣欽陳武,就更是目中無人,誌得意滿,隻想著早日攻克青州,再立新功,便被蒙蔽了雙眼!
這道石牆,是胡亂堆累在河道之上的,因此由石縫中有水流出,也並不奇怪,蔣欽也是看了半天才發現石牆後麵的水位,似乎很高,這分明就是一道截水大壩!
蔣欽此人,我們提到過,是在宜城大戰之中,協助周瑜守城,也算表現相當出色!眼下,第一個發覺情況不對的也是他,想要阻止,卻根本來不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