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中了諸葛亮的調虎離山之計,率領水軍主力開拔,順江而下,前往支援襄陽一線,卻致使秭歸重地,陷入空虛,竟被荊州軍乘虛而入!
這就非常奇怪了,既然甘寧接到的命令,出於參謀本部,沒有摻假,又與諸葛亮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說甘寧是中了諸葛亮的詭計?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且讓我們慢慢道來!
當初,劉備兵敗襄陽,又奔逃江陵,最後被劉緯趕去了荊南,可謂遭遇了人生當中的最大一次挫折,儘管他並沒有消磨意誌,稱霸天下之心不死,可是在外人看來,劉備一係,從此沉淪,不可能再掀起什麼浪花了!
不僅天下之人,大部分都持有這樣的想法,就連荊州內部的臣子百姓們,也都普遍唱衰,意誌低迷,再加上劉備表麵上做出的種種墮落的表現,所有人都很失望,那麼荊州勢力,看似便真的沒有什麼希望了!
唯有一人,與眾不同,雖然曆儘坎坷,披肝瀝血,卻始終不忘初心,他就是諸葛亮!
因為劉緯的穿越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曆史的軌跡早已偏離了本來的方向,所以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並未發生,最終是諸葛亮主動上門,投靠了劉備!
可是,當時的諸葛亮,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劉備又因何肯接納他,並委以重任呢?就是因為隆中對策!當然,三顧茅廬的劇情,並沒有發生,這隆中對,也該改名叫“新野對”了,但是聽著太不順耳,我們還是按照曆史,繼續稱其為“隆中對”吧!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正是因為著名的隆中對策,為劉備謀劃了未來的戰略,指明了發展的方向,令其茅塞頓開,因而受到信任與重用!儘管三顧茅廬,並沒有發生,可諸葛亮心中的隆中對策,卻並沒有改變!
據荊州,占西蜀,待天下有變,北伐曹魏,一統天下!對劉備來說,這也是唯一的出路,因而諸葛亮認為,時下劉備的主要敵人,並不是曹操,而是劉緯!
這不,在此之前,諸葛亮謀劃的誘殺劉緯,順奪西蜀之計,就是在執行隆中對的戰略,但很遺憾失敗了,所帶來的後果是襄陽和江陵儘失,劉備一係勢力被趕到了偏僻的荊南四郡,用苟延殘喘來形容,再適合不過!
可是諸葛亮此人,韌性十足,矢誌不渝,豈能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徹底沉淪?
儘管主公劉備,表現出來的樣子是那般失意墮落;縱使荊州臣將,因失望而喪失了一切信心,諸葛亮卻從未放棄,憑一己之力,維持大局,苦心經營,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擊敗劉緯,奪取西川!
諸葛亮是如何治政整軍,鼓勵農耕,興修水利,培養人才等等,這裡就不多介紹了,但有一項內容,是我們不得不著重講述的,那就是諸葛亮仿照劉緯的方式,也在暗中培養和訓練了一拚精乾人才,充作密探細作,派往天下各處,且蟄伏已久,間諜網絡早已建立起來了!
幾年之間,這支秘密隊伍,為諸葛亮打探了許多情報消息,使他即便蝸居荊南,也能了解天下大事!尤其是在南陽、襄陽和江陵等荊州故地,許多諸葛亮的密探,還利用人脈關係,潛伏進了官府等要害部門,甚至成為一方太守和將領們的座上賓!
這其中有一人,我們需要格外介紹一下,那就是號稱“諸葛四友”之一的石廣元!
徐庶、孟建(字公威)、崔鈞(字州平)和石韜(字廣元)四人,早年間與諸葛亮一起遊曆、求學,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如今徐庶已經成為漢王劉緯麾下最為信賴的重臣之一,那麼其他人如今的境遇,又如何呢?
崔州平命短,還沒來得及出仕,便於興鼎元年時,染病去世;而石廣元和孟公威二人,與原本的曆史相似,後來皆投靠了曹操,在魏國為官!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成為諸葛亮和徐庶的朋友,石廣元和孟公威,自然不是庸才,頗有長技傍身,可是曹操一貫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座論空談的所謂名士,即便錄用了他們,也並未重用!
時至興鼎年間,孟公威官居河間令尹一職,而石廣元官拜典農校尉,皆為不怎麼入流的小官,相比老朋友徐庶和諸葛亮來說,明顯混得很慘!
像這種自詡有大才的名士,受到如此冷落,心理豈能平衡?尤其是石廣元,他的才能是善於奇謀和論斷,卻被委任了一個負責治理屯田的後勤小官,鬱鬱不得誌,無伸展之處,自然隨著時間的過去,不滿積累於心,到了爆發的邊緣!
正巧此時,諸葛亮暗中聯絡到了石廣元,請他秘密加入荊州陣營,充為安插在魏國的高級密探,並許以高官厚利,承諾有朝一日,必能位極人臣!石廣元動心了,從此成為了諸葛亮的眼線!
南陽郡,是曹魏執行屯田之國策的重要地區,恰好石廣元的任職之處,就在這裡!他的官職,雖然在整個魏國朝廷來看根本不入流,可到了地方上,大小也是個上麵派下來的督導專員角色,因而有機會結識了南陽太守夏侯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