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晉軍繳獲了許多彈藥,卻未能繳獲漢軍的製式武器呢?
司馬懿也算知己知彼,通過潛伏在漢國的臥底奸細,對漢國的情況幾乎了如指掌,但有一些細節,還是被他忽略了!
要想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還得老生常談,提一嘴滿清!他們的統治者,為什麼不願意發展先進火器呢?雖原因眾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害怕火器泛濫,漢人會拿起槍炮,顛覆了自己的統治!
其實,除了滿清以外,曆朝曆代,對於武器的管製都很嚴格,有的朝代允許民間擁有刀劍,卻不許擁有弓弩和甲胄;有的朝代,則嚴格到要求百姓手無寸鐵,連菜刀都要十戶人家共用一把,其初衷都是一樣的,就是害怕老百姓造反!
劉緯一心打造的是個民主國家,人民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當然不像封建統治者那樣,擔心老百姓造反,但是槍支和火炮這種武器,不同於刀劍,還是太危險了,必須製定管控措施,以及嚴格的生產儲存規範流程!
你以為劉緯是閒的嗎?同時建設了好幾家兵工廠,事實上它們有的專門製造武器,有的則是專門生產彈藥,就連子彈和火藥,都不是出自同一個廠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武器和彈藥分割管理,以免心懷不軌之徒,有機可乘!
除了生產之外,存儲、運輸和使用,也都是分開進行的,出庫入庫,都有一本細賬,並且,規章製度十分嚴格,如有違犯,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以至於非戰時,就連漢軍士兵們手裡,也沒有幾發子彈,就連這幾發子彈,也都登記在冊,無故消耗或丟失,也要擔責!
因此,像司馬懿所幻想的那樣,可以既繳獲武器,又得到彈藥,其實是很難實現的!但是,為什鹹陽之內,存有大量彈藥,卻沒有武器呢?
還記得鐘會的青年軍嗎?他們的武器被收繳以後,有多少人暗中惦記?
各地將帥都想爭取這批武器配發給自己的部隊,以提升戰鬥力,因而,槍炮都是香餑餑,在尚未完全普及到全軍的情況下,大家都翹首以盼,那是生產多少,就配發出去多少,哪有多少庫存啊!
彈藥可就不一樣了,為了保證戰時的用度,兵工廠必須超計劃大量生產才行,但是,在此之前,已經許多年沒打過仗了,漢軍士兵平日裡訓練的消耗量也沒有那麼大,便漸漸積累起庫存來,以至於許多不能及時配發到部隊的彈藥,堆積如山!
這就是晉軍進入鹹陽以後,雖然繳獲了大量彈藥,卻沒有獲得漢軍武器的原因所在!更加尷尬的是,晉軍所使用的霹靂火步槍和雷鳴炮,竟然與漢軍武器口徑不一樣,根本不能通用!
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司馬懿和劉曄他們沒想過,將來可能需要在戰場上繳獲敵人的彈藥使用嗎?事實上,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根本達不到口徑一致,原因,還是由於工業水平的落後,臣妾做不到啊!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晉軍不是在西城繳獲了守軍的漢陽造和流星炮嗎?另外,鹹陽民兵手裡的漢陽造,又是哪來的?晉軍攻克了陣地,難道沒有繳獲?
沒錯!晉軍在攻克西城以後,確實繳獲了不少漢軍武器,但你想啊,鄧艾的南陽軍士卒們,很多還在使用冷兵器,這些繳獲,豈能不發放給他們,以提升戰力?
還記得嗎?司馬懿讓鄧艾斷後,在渭水拖住劉緯,鄧艾卻提出要求,給南陽軍留下更多先進武器!禁軍手裡的家夥,總不能讓給南陽軍使用吧?於是,司馬懿就把西城繳獲來的所有漢軍武器都留給了鄧艾!
這也是為什麼劉緯為消滅鄧艾,付出那麼大代價的原因,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緣故,也是司馬懿現在隻能乾瞪眼的原因,之前繳獲的漢軍武器都留給鄧艾了,麵對堆積如山的彈藥,卻無法使用!
至於鹹陽民兵手裡的步槍,則是在全麵戰爭爆發以後,兵工廠為保證前線用度,加班加點,所趕製出來的一批新武器,還沒來得及運往前線,但是炮嘛,卻一門也沒有!
剛才的戰鬥,您也看到了,任憑司馬懿如何發動炮火覆蓋,馬鈞他們這邊,始終沒用炮火還擊,原因就是,他們根本就沒有炮,否則何須動用那些不成熟的試驗品上陣!
至於晉軍為什麼最後隻繳獲了幾百支步槍,而不是幾千支,原因也很簡單,鹹陽民兵在撤退或戰至最後時刻時,未免武器被敵人繳獲,把手裡的步槍故意砸壞了,隻給司馬懿留下遍地殘骸和零件,幾乎一無所獲!
換你是司馬懿,你不傻眼嗎?忙活了半天,好像發了一筆橫財,卻一分錢也花不出去,又有何用?
但是對於劉緯來說,情況可就不一樣了,漢軍現在隻是缺乏彈藥而已,手裡的武器還在,隻要能進入鹹陽,便能獲得補充,恢複戰力!
照此看來,儘管司馬懿的願望落了空,但他搶先奪占鹹陽的行動還是有點意義,雖然自己用不上,卻至少可以阻止漢軍補充彈藥,雙方又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鹹陽民兵那麼難搞,晉軍也是經曆了一場苦戰,才拿下了陣地,想要以逸待勞,已經不可能了!漢軍呢,在雪地裡急行軍,艱難跋涉,到了鹹陽亦是強弩之末,卻要立即開戰,可想而知,戰鬥力亦大打折扣!
最關鍵的是,雙方都缺乏彈藥,剩下那點存量,連打一次衝鋒都不夠,劉緯和司馬懿即將開啟的這場最後決戰,又從熱兵器戰爭,變成了冷兵器角鬥,真是機緣巧合,造化弄人,居然又重歸本源!
如此一來,戰壕也好,工事也罷,都失去了意義,漢晉雙方士兵手裡,隻有步槍和刺刀,就連手雷和手榴彈都用光了,除了展開一場白刃戰外,彆無選擇!
喜歡三國之經天緯地請大家收藏:三國之經天緯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