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衍考察完殷墟遺址的靈源後,並沒有離開安陽,而是去了安陽的華夏文字博物館。這裡展示了華夏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字和燦爛的文化。
一以貫之的漢字係統傳承了華夏文明。
文以載道,文字承載著人類的思想和智慧,而漢字更是承載著華夏文明的大道。這也就是為何夏先衍可以以筆墨紙硯的方式將修行天道的功法記錄在了宣紙之上。而宣紙不負眾望,承載住了功法所蘊含的神韻。
泱泱中華,曆史悠久,文明博大。華夏文明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就是連續性,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會如此生生不息、曆久彌新?
答案或許就隱藏在那橫豎撇捺之間。漢字,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一種交流工具,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經曆了漫長的演變曆程,始終貫穿其中。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認識與思考。
在華夏文明的發展曆程中,漢字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無論是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還是科學技術,漢字都是這些領域的基石。它讓人們能夠記錄曆史、傳播知識、表達情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同時,漢字也是華夏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無論身在何處,隻要看到熟悉的漢字,就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鄉情和親情。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源遠流長,在世界文字體係中,作為古老自源的表意文字係統,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間斷、沿用至今的文字。
自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演變至今,曆經數千年而不衰,其形態雖有所變化,但基本構造和表意功能卻始終保持相對穩定。
這種穩定性和連續性,使得漢字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成為連接古今、溝通南北、承載華夏民族共同記憶的重要工具。蘊藏著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形塑了華夏民族共同體的基質結構,成為華夏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氣。
文以載道,以文字為載體的表達形式,承載著傳播真理、道義、思想或文化的使命。
華夏文字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世界文字為背景,以漢字為主乾,以少數民族文字為重要組成部分,薈萃曆代華夏文字樣本精華,講解華夏文字的構形特征和演化曆程。
華夏民族一脈相承的漢字,漢字起源於史前華夏大地,其創製可追溯到母係氏族時期,即傳說中的三皇時代,距今約10,000年至5,500年。
這個時期的漢字屬於當時華夏文字的一種,具有象形與指事兩種類型的特點。隨著社會的進步,漢字逐漸發展成熟,到父係氏族時期(五帝時期),距今約5,500年至4,000年,漢字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形式和體係。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到小篆、隸書、楷書,經曆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每個階段的漢字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文化特色。
漢字的起源,字法自然
漢字的起源在華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古代神話傳說即倉頡造字,另一種是關於文字起源的科學描述。倉頡看到鳥、獸的蹄印各不相同,受到啟發創造出許多象形文字流傳人間。
甲骨紀事,甲骨上的文字
出土於中州舞陽賈湖遺址的一片龜腹甲,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曆史。在上麵發現了一個看上去像現代記數符號“八”的刻畫符號,屬裴李崗文化早期的刻畫符號。這是目前華夏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刻畫符號之一,有的學者認為它與漢字起源有一定聯係。
漢字的多種多樣的載體,物以載文。
作冊兄鼎,中州安陽殷墟出土,高221厘米,口徑157厘米,腹徑16厘米。銘文為“作冊兄”三個字。在當時“作冊”多為史官;第二個銘文“冊”字像用繩子穿起的竹簡,指編冊立著;最後一個字“兄”是史官的名字。這件銅器的造型非常奇特,從整體看如三個象首相連,鼎足如同象鼻。上下以連珠紋裝飾,腹部刻畫著三組獸麵紋。
壺多為盛酒或盛水器,流行於商至漢代。華夏現存西周青銅壺成對出現的極為罕見,賈伯壺不僅成對,而且器型完整,整體線條流暢優美,紋飾華麗,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西周晚期青銅器之一。在壺蓋口上鑄有8行33字,證實了賈國的國君是《左傳》中所記載的“賈伯”,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書同文,文字的一統
春秋戰國時期文字紛繁複雜,形成了齊、燕、晉、楚、秦五大文字體係。除了秦係文字較多地繼承了商周文字的特點外,其他四種體係的文字都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所以統一文字勢在必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他命令李斯、趙高和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簡化以後的“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行全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