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族譜都要從王老頭這裡重點寫,他們王氏的子孫後代,都會以王學洲為榮。
王老頭活了大半輩子,就為了這點麵子。
“雖然咱們王氏之前沒有這個先例,不過我早已偷偷打聽過,還跑到隔壁鎮的上繞村轉了一圈,心裡有底。”
這話一下子將王老頭拉回神,震驚的看著他:“你早知道我家三郎會中?還提前跑過去打聽這個?”
隔壁鎮上的上繞村在白山縣也是如雷貫耳。
那個村子曾經出過一位舉人,雖然後來這個舉人屢試不中,已經候補了外地的縣丞,但整個上繞村依然是白山縣特彆的存在。
他們每年去交稅糧的時候,總能看到衙差們對上繞村的人客客氣氣,彆說私底下收他們的‘孝敬’了,就是踢鬥都不帶踢的。
以前他們總是眼饞上繞村的待遇,現在也輪到他們了。
村長有些得意:“你也不看看,咱家三郎這個年紀就中了秀才,中舉?早晚的事!我不得提前準備著?”
族裡的三爺爺乾咳了一聲:“這不就用說了,彆說廢話了,讓三郎想想碑文寫什麼。”
這也是他們過來的主要目的。
立碑的事情村裡出錢,王家人同意不同意他們都要搞。
但是他們私底下找了幾個刻碑人,對他們提供的流水線一樣的碑文都不滿意。
咱家這是個少年舉人,前途無量,跟刻碑人手中之前那些一把年紀的舉人碑文一樣,還怎麼體現出我王氏的不凡來?
於是,幾個族老一商量,乾脆一拍大腿找本人要得了。
王學洲的飯都沒吃完,就被拉著去看立碑的地方去了。
村裡的人聞風而動,聽說了此事沒一個坐得住的,全都跟在王學洲的屁股後麵跑。
最後商量了一番,決定將舉人碑就立在村口。
這樣不管是來西朗村的人,還是路過西朗村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他們村子裡出了一位舉人。
多有麵兒!
一向行動不便的幾位族老,此時活像是年輕了十歲不止,確定了位置立馬就招呼著人去拉石碑去。
王學洲錯愕的拉住村長:“這就好了?”
村長得意:“這事能拖?你喜報傳回來,咱就讓人做了,隻要位置定好,咱立馬拉回來!”
到了下午,村長就來請王學洲去村口。
到地方隻見一塊石碑已經立在了那裡,上麵刻著“乾昌三十年壬辰科舉人王學洲立”。
兩側是空白的,等著刻上激勵後輩的碑文。
王學洲還在沉思寫什麼好,就看到有人坐著兩人抬的轎子搖搖晃晃的過來了,身後還跟著三輛馬車,其中兩輛馬車上堆滿了東西,另外一輛馬車看樣子坐的有人。
兩位隨從跟在轎子左右,排場很大,轎子很快就到了他們的麵前。
一位身穿藍色盤領瀾衫,頭戴紗帽、腳踩皂靴的中年男子從轎子上下來。
他的眼神落在人群中的王學洲身上,笑的親和:
“不請自來,還望沒給齊舉人和貴村子添麻煩。”
喜歡農家窮叮當,科舉當自強請大家收藏:農家窮叮當,科舉當自強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