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瑜聽了諸葛瑾的話後,轉而更加怨恨諸葛亮,心中存著殺他的念頭。
第二天,周瑜點齊軍隊,去辭彆孫權。
孫權說:
“你先出發,我隨後起兵與你會合。”
周瑜辭彆後,與程普、魯肅領兵出發,並邀請諸葛亮同行。
諸葛亮欣然答應,與他們同舟而行,一路揚帆朝夏口進發。
船行至三江口五六十裡處,軍隊按順序停泊下來。
周瑜在中軍紮營,岸上依西山布置營寨,周圍屯兵駐守。
而諸葛亮則住在一葉小舟中。
周瑜安排好各項事務後,派人請諸葛亮前來商議軍情。
諸葛亮來到中軍帳,與周瑜行禮後落座。
周瑜說:
“當年曹操兵力少,袁紹兵力多,但曹操卻能戰勝袁紹,是因為用了許攸的計策,先燒毀了烏巢的糧草。”
“如今曹操兵多達八十三萬,而我們隻有五六萬兵力,如何能抵擋?”
“必須效仿曹操的辦法,先斷他糧道,才能破敵。”
“我已經探明,曹軍的糧草集中在聚鐵山。”
“先生久居漢水一帶,對地形非常熟悉,煩請先生帶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我也會派一千兵馬協助——連夜前往聚鐵山,斷絕曹軍糧道。”
“各為其主儘力,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諸葛亮心中暗想:
“這是周瑜故意讓我行動,實際上是在設計害我。”
“如果我推辭,必會被他嘲笑。”
“不如答應下來,再另作打算。”
於是他欣然答應,周瑜聽後十分高興。
諸葛亮告辭離去,魯肅私下對周瑜說:
“公讓孔明劫糧,這是什麼意思?”
周瑜回答:
“我想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以免日後留下禍患。”
魯肅聽了,隨即去見諸葛亮,想看看他是否知情。
卻見諸葛亮毫無難色,正在整點兵馬準備出發。
魯肅不忍心,便以言挑之道:
“先生此行,能否成功?”
諸葛亮笑道:
“我通曉水戰、步戰、騎戰、車戰,樣樣精通,怎麼會擔心無法成功?”
“不像江東的周郎等人,隻懂得一種。”
魯肅問:
“我們江東之人如何隻懂一種呢?”
諸葛亮回答:
“我聽江南的童謠說:‘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意思是你們江東之人,陸地上隻會埋伏守關,而周瑜隻擅長水戰,卻不會陸戰。”
魯肅把這話轉告給周瑜,周瑜大怒道:
“他竟敢嘲笑我不會陸戰!”
“不用他去了,我親自帶一萬馬軍前往聚鐵山斷糧!”
魯肅又將周瑜的話告訴諸葛亮,諸葛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