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七八歲的稚童奶聲奶氣的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
“學校裡的先生講過!”
“這是說我們身為人,要吃飽肚子,還要娶媳婦兒!”
人群中頓時一陣哄堂大笑。
話雖沒錯,但也太不雅了吧?
有一個二十來歲的書生搶先開口說道。
“啟稟蘇大儒,此言出自《孟子?告子上》一書。”
“全文是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食和性乃是人之本性,也是人之基本欲望……”
他的功底顯然是極好的,侃侃而談,將這句話闡述的清清楚楚。
圍觀的眾人也不禁頻頻點頭。
唐三葬卻是越聽越不是滋味,忍不住開口打斷道。
“施主此言差矣,我佛有曰,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
“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唐三葬的佛道修為自然是毋庸多言的,搬出了諸多佛理,直接就開始了辯論。
那些學子見他如此,也都來了氣。
蘇大儒在天下讀書人的心目中,地位那可是至高無上的。
彆的不說,光是他推廣的教育體係,就給無數人帶來了讀書的機會。
今天他親自前來,無論是想表現一番博個前程,還是想向他彙報一下教育成果,學子們都是無比的重視。
但現在好容易有了個表現機會,結果被一個和尚給破壞了,這誰能受得了?
一時之間,許多學子群起而攻之,圍繞這個話題引經據典,開始集火唐三葬。
唐三葬也不甘示弱,施展佛門祖傳的舌燦蓮花之技,以一敵百,舌戰群儒。
一時之間,雙方唾沫星子直飛,戰了個有來有往。
蘇子安在一旁啃著紅薯,笑眯眯的看著這一切。
他此番西行傳經,其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改變唐三葬的思維,把他從佛門那個無底洞中拉出來,自然是要抓住一切機會的。
當然,一次兩次的,也不可能讓他改變。
但通過這樣的辯論,讓他接觸到更多的觀點,走出佛門那個封閉的小圈子,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佛理精深,一方人多勢眾,雙方辯論了許久,竟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那個稚童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忽然說道。
“蘇大儒,先生說你是天底下最厲害的讀書人。”
“那你覺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