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秦向河這兩聲稱呼,馬春華和高坤權相視,差點癱在凳子上。
好了,不用再擔心回村挨罵挨揍了。
終於給村裡拉了個光明的未來。
其後,兩人笑嗬嗬的舉杯,對秦向河所提,自是無不允。
這頓飯,吃的可謂是主賓儘歡。
可對這耍過手段的兩位村長,秦向河自不會像表現的那樣冰釋前嫌。
過後,他叮囑劉劍,簽正式合同時,彆的村都可以兩年一簽,獨獨馬溝村和高棚村,要一年一簽。
村東頭新工廠繼續擴建中,花姐新招的一批三十名工人,也已到位。
其中二十四個茅塘的,其餘每個村子分一個名額。
新工廠又規劃了一排工人宿舍區,這下,就算離很遠的村子,也能來這上班了。
隻不過,暫時隻兩、三個工人報名,即使離得再遠,下班騎車回去都得深夜,大家仍是習慣回家住。
吃的上麵,則全部翹首期盼食堂早點裝修好。
廠長劉劍早就發話了,食堂好了,以後每個月隻要交幾塊錢,就能每天在廠裡吃兩頓飯,保證白麵饅頭和米飯管夠,頓頓菜裡也有肉。
此外,新工廠旁邊,劉慶來給鹿白十三香加劃的用地,也開始初步規劃打地基了。
羅列的藥草中,有些是近期可以種植的。
當然不能把田裡長的麥子給毀了,大家就暫時利用荒地。
長溪這邊到處山頭山溝,最不缺的,就是荒地。
有鑒於此,需要儘快把種植加工廠給先建起來,從城裡請來的王文炳,業已入職了鹿白十三香,將擔任種植工廠的高層管理。
他被秦向河請來,本是說考察這邊農村種植原料事宜,並初步估算產量和價值。
等和一眾村長及劉劍兩口子把這些磋商的差不多,準備回城時,又被秦向河拉去一番談話,再回來,就萬分糾結的對劉劍說不走了,要暫時紮根茅塘了。
臨了,還萬分感歎一句:給得太多,走不成啊!
劉慶來的病,自從秦向河解決了過路費的事,不治而愈,精神勁又立刻冒出來。
最近,拉著那個公路專家,在茅塘和縣城之間來回勘察,對個彆路段不宜加寬兩車道的,就進行小範圍修整。
從拋出種植產業鏈,再提修路,沿途每個村子都傾力支持,劉慶來也告彆了求爺爺告奶奶的日子。
馬春華和高坤權被敲打成什麼樣,大家都看在眼裡。
如今雖亡羊補牢,可和彆的村,到底是有區彆,要一年一簽。
也因此,兩人時不時還會被村裡人背著罵幾句,但隻能忍著,誰叫當初糊塗呢。
至於罪魁禍首劉大胖,離開後,就早沒回馬溝了。
和其沾親帶故的,以往還依仗的耀武揚威,現在紛紛劃清界限,唯恐被村裡人給“連坐”。
秦向河把家裡值錢東西,都搬去了村西頭。
大物件,則臨時騰到隔壁劉劍家,反正那邊院子裡大棚還沒拆,有的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