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慮到長安那邊的情況,不適合帶領大量軍隊進入,所以陸川決定帶領特種兵潛入長安。
最後考慮到蔡邕家裡那麼多藏書,不是四十多個特種兵就能帶出來的,所以陸川還給陸水和甄薑分配了任務,讓他們提前準備好商隊進入長安,隨時待命。
準備工作做好之後,陸川特意把趙雲還有金木水火土都叫過來,開了一個會。
會議的內容就是在他離開陸縣的這段時間,陸縣的經濟建設和軍隊發展,一定不能停,就連收攏流民這件事也不能停。
總結一下就是,不管陸川在不在陸縣,陸縣都要按照陸川的預期發展,不能出現問題。
趙雲等人從陸川的話語中感受到了決心和壓力,表示一定會竭儘全力,絕對不會讓陸川失望。
會議的最後,陸川強調,在他離開陸縣的這段時間,趙雲等人要各司其職,不得隨意插手他人事務,如果遇到難以決斷的問題,就交給趙雲來做決斷。
也就是說,陸川離開陸縣之後,趙雲就有最高的權力,隻不過不能輕易動用罷了。
陸川這麼安排也是為了陸縣未來發展。
一言堂這種事,最好不要搞,除非陸川在這裡。
陸川之外,任何人要搞一言堂,都是不允許的。
這不是雙標,因為在這個時代,隻有陸川擁有超前的思想和意識,可以提前規避各種問題,而陸川之外的任何一個人,都做不到。
就算是諸葛亮也不行。
會議結束,陸川把趙瑜叫了過來,跟她詳細說了一下這次任務的內容和目標。
趙瑜一開始還不能理解,陸川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地前往長安,救一個名叫蔡琰的人。
不要怪趙瑜沒有抓住重點,站在她的角度,她最關注的不是蔡邕和蔡邕的藏書,而是蔡琰。
但是當陸川詳細解釋這次任務的目的之後,趙瑜才把思想扭了回來。
陸川這麼做,不是為了蔡琰這個才女,而是要儘最大可能地保住蔡邕和他的藏書。
從大局出發,蔡邕和他的藏書,可比蔡琰有價值多了。
明白這一點之後,趙瑜馬上就開始準備了,而陸川則是把史阿叫了過來。
史阿在巢湖的表現很不錯,展現出了足夠強大的能力,所以陸川打算把史阿也帶上。
原因也很簡單,史阿就是從長安來的,他對長安的情況比較了解,帶著他過去,行動會比較方便。
要不然陸川這種完全沒有去過長安的人,到了那邊,可能連最基本的風土人情都不懂。
自從見識到陸川送給王越那把寶劍的威力之後,史阿對陸川就變得言聽計從起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史阿也想要一把寶劍。
王越是劍師,史阿作為王越的徒弟,自然也是劍師,對寶劍也有強大的渴求。
隻可惜,王越手裡隻有一把寶劍,不可能交給史阿。
或許等到明年,陸川再送給王越一把寶劍,王越會送給史阿一把,但史阿不想等了。
他覺得如果他能幫陸川做事,得到陸川的賞識,一定能從陸川那裡提前得到一把寶劍。
一把比王越那把寶劍還要鋒利的寶劍!
青出於藍,一直都是史阿的夢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