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非走這句話,莫問路其實是說給韓樂樵聽的。
他在向韓樂樵表達一個訊息:時非必須安全離開。
雖然莫問路知道時非厲害,但是韓樂樵同樣深不可測,他無法衡量誰更厲害,不確定時非能夠全身而退,所以必然希望雙方能在不接觸的情況下,和平散場。
“嗬。”
韓樂樵當然聽出了莫問路的意思,於是發出一聲低笑。
“我當然會讓你這位年輕但是厲害的朋友離開,隻要他願意,隨時可以走,包括剩餘的幸存者,他可以帶所有人走。”
韓樂樵拿出了十足的誠意,就差把“貴客慢走”四個字寫在臉上了。
可是韓樂樵這麼有誠意,時非卻一點麵子不給,表情平淡地說:“我暫時不走。”
他這趟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救莫問路,二是拿回哨塔丟失的重要設備。
現在莫問路顯然是不用救了,不過設備還是得拿的。
不過在辦正事之前,時非還是忍不住發揮了一點普通人的八卦本能。
“籠子裡那三個人,跟你有仇?”時非問莫問路。
莫問路加不加入遁天之刑,跟時非都沒有關係,他也不愛摻和彆人的人生選擇,他就是好奇,為什麼見到那三個人,原本打算魚死網破的莫問路,就突然改主意了。
能扭曲一個人的價值觀和選擇權,一般不是有深感情就是有大仇恨,不過看籠子裡人那一副囂張樣,不像是能跟莫問路這種傲氣性格合得來的。
所以時非合理猜測,他們是有仇。
莫問路於是回看鐵籠的方向,眉頭皺的很緊,即使時隔多年,依然咬牙切齒。
“這一家三口都是畜生!”
即使是在高手遍地的哨塔體係裡,莫問路的傲慢強勢也是出了名的。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少年時代其實是個內向且自卑的瘦弱男生。
而這樣的開局性格,是由他的出身決定的。
他是一個剛出生就被丟在垃圾桶裡的棄嬰,要不是被好心人翻出來,送去福利院,他就和垃圾一塊被填埋或焚燒了。
莫問路在福利院長大的過程還算順利,因為院長是個非常心善溫婉的中年女性,她把福利院裡不多的孩子們教的很好,讓孩子們早早的懂事,互助,學著自力更生。
最大的問題就是窮。
那個年代社會福利機構還不是特彆完善,隻能維持孩子們吃飽穿暖,莫問路上學的錢都是院長東拚西湊來的。
而更多的孩子,隻能排隊,等院長湊學費。
窮苦不會磨損人的骨氣和棱角,但是人群的鄙視和議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