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果然礁石遍布。
最主要的是,因為礁石太多,這一片水下能見度也不如其他海域。
剛下水,陳安的腳就差點踢在一塊礁石上。
他連忙把自己的動作弧度控製到了最小。
這要不是他有大師級憋氣技巧,搭配上頂級遊泳精通,恐怕還真的寸步難行。
要是其他人來,那彆說潛行,恐怕下海就沒法回去了。
仔細辨彆一下方向,陳安才擺動雙腿,沿著地籠往下潛去。
呱呱呱……
還沒到達地籠底部,一個奇怪的聲音卻先落入耳中,讓陳安有些驚愕。
什麼玩意兒?
這海裡難道還能有青蛙?
這不扯淡嗎?
很快,他的疑問就得到了解答。
當他終於來到地籠底部,找到被卡住的地方。
首先吸引他注意力的,不是那卡在兩塊礁石中間的地籠,而是地籠中一抹明豔的金黃色!
“這是?”
雙眸霎時瞪大,陳安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又或者在做夢?
半晌,確定自己沒有眼花,沒有看錯,他就不禁一下激動起來。
比剛剛看到那一片鮑魚時,還要激動幾倍。
他沒想到今天4級盲盒的大頭,居然會是這麼一條大黃瓜!
難怪剛剛聽到那種奇怪的聲音,那不正是大黃瓜特有的‘獅吼功’嗎?
大黃瓜,即大黃魚,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魚類。
身體延長而側扁;耳石略呈盾形;頭和身體前部被圓鱗覆蓋,身體後部則是櫛鱗;
側線完全;鰾大,兩側不突出形成側囊;背鰭連續,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1個深凹刻;
尾柄細,尾鰭呈楔形。
身體背部為灰黃色;體側下部各鱗片常有1個金黃色腺體而呈金黃色;背鰭及尾鰭同樣是灰黃色,其餘鰭則是黃色。
因為敲罟法的傳播,以及那次有名的大型捕撈活動,自從七、八十年代以後,野生大黃瓜就已經很少見了。
現在的野生大黃瓜,又被稱為金條魚,可見其價值。
陳安是做夢都沒想到,這最後一個地籠之所以卡住,是因為進了一條大黃瓜,被大黃瓜帶到了兩塊礁石之間。
他目測了一下,地籠中的大黃瓜,少說也有1米左右,也就是說恐怕得有十幾斤。
這個時候,這麼大的大黃瓜值多少,他不知道。
但他記得,他看到過一篇報道。
後世一對漁民父子出海,捕到一條7斤左右的大黃瓜,賣出了42萬的天價,每斤近6000元。
而這玩意一般都是越大越珍貴,所以現在他地籠中這條大黃瓜,價值肯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