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世民便率領五千河東軍趕赴雁門,與其他救援軍合兵一處,李世民隸屬於屯衛將軍雲定興。這天在軍帳內,眾將軍站成兩排共同議事,商討如何解救雁門。
“眾將軍,突厥大軍號稱三十萬,實際上也有二十萬,他們把雁門圍得水泄不通,雁門城內已是糧草告急,就算突厥圍而不攻,用不了幾日,城內的守軍以及陛下、群臣都會被餓死。”屯衛將軍雲定興率先道。
“將軍,突厥大軍二十萬,可我們聯軍隻有八萬,而且突厥騎兵作戰勇猛,從武力上我們本就不是其對手,現在人數又大大落後於敵方,貿然出兵,無意於以卵擊石。”一人道。
雲定興讚同地點點頭,道:“我當然知曉眼前的困境,可陛下被圍數日,就等著咱們援軍勤王呢,我們既然已經來了,總不能什麼都不做,眼睜睜地看著突厥攻下雁門,活捉陛下吧?我們可都是大隋朝身經百戰的將軍,不可辱沒了軍人使命。”
“雲將軍說的是,但是硬碰硬,不是上策,我們會損失慘重,也未必會勝,即便會勝出,也是慘勝,得想出個破敵良策。”另一人道。
“說的是。”眾人紛紛附和一聲。
這時,站在最後一排的李世民掃視一圈,開口道:“將軍,我有一策。”
眾人紛紛一驚,循聲望向了李世民,見其隻是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不由地麵露嘲諷之意。
雲定興仔細打量著李世民,道:“你可是唐國公李淵的二公子李世民?”
“正是。”
“你這次隻帶了五千兵馬前來馳援?”
“額,是,我們河東軍本就軍士匱乏,能調兵五千,已是不易。”
“我沒有要怪你的意思。李世民,你剛才說有破敵之策?請講。”
“是。”
李世民定了定神,緩緩開口:“我們聯軍隻有八萬,硬碰硬對峙突厥的二十萬精銳之師,肯定處於劣勢,我們勝算很低,隻能另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