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廠長的「幫助」之下,一分廠低價傾銷跟同行惡意競爭的事情算是勉強擋過去了,但是韓處長卻又翻開了筆記本的第二頁。
「低價傾銷的事情,我會繼續調查,另外有人舉報一分廠隨意給工人分錢,這件事你們怎麽解釋?國家定的工資標準不合理嗎?公家的錢你們想怎麽花就怎麽花嗎?」
這一次,總廠這邊沒人幫助一分廠解釋了,大廠長看向李野和陸知章的眼神也頗多玩味。
畢竟一分廠多發出去一萬塊的工資,總廠這邊就少分五千多塊的利潤,
一分廠那邊可是有兩千人呢!
這麽一大筆錢落在總廠這邊,能辦多少事兒啊?
李野抿了抿嘴,暗暗的深呼吸,化解胸口的一絲煩惡。
管良隻開了兩三個月的貿易公司,就能花三十萬買輛進口思域,這錢怎麽來的?你們怎麽就不去查查「公家的錢想怎麽花就怎麽花」呢?
李野也想儘辦法的賺錢,而且他的錢還是個天文數字,但他沒忘了手下的工人啊?今年漲一百,明年漲一百,連漲十年,不也是九牛一毛嗎?怎麽就有錯了?
而相對於李野的厭惡,陸知章卻已經習以為常了,
他安靜的掀開記事本,找到其中一頁,然後麵帶微笑的解釋道:「我們當初接到管理改革的任務之後,就在各方麵展開了探索和實驗,然後發現適當的提高工資,是提高生產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17
「現在我們一分廠全體職工接近兩千人,每月平均生產130汽車兩千輛以上,並且還有潛力可挖.....
,
如果是放在後世,陸知章這些話說出來會被彆人罵死,每個月人均生產一輛汽車,這是個什麽效率?
但是這個效率放在八十年代,還真就敢大言不慚的說「我們很優秀」。
總廣這邊人數是一分廠的三倍還多,但年產量可能都不如一分廠,
而且就這還不算差的,川省那邊的紅岩汽車,六幾年就接受了國家的一千多萬外彙投資,結果十幾年的時間,一共才生產了幾百台重卡,你算算人均多少?
不過陸知章所說的「優秀」,人家根本不以為然。
「你們一分廠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按照我們接到的舉報材料來看,
你們給工人提高的什麽補貼,都超過正常工資了,
一個普通工人每月竟然能發到兩百塊錢,比很多單位的廠長都高啊!」
陸知章麵色不變,依然微笑著道:「我們確實提高了不少職工福利,不過跟提高的產量丶質量比起來,提高的工資是值得的,畢竟每增加一輛汽車的產量,就有上千塊的利潤..::
帳不是這麽算的,不管多少利潤那都是國家的,不屬於個人,既然有人舉報到了部裡,那麽這就是個嚴重的問題,你們一定要認真對那年花開1981(風隨流雲)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90/48858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