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麵上是在說袁斌不夠資格,實則想表達,怎麼我連這個人都競爭不過?
畢竟背後幫他運作的人是吳卓,這是一種巧妙的指責。
這種指責,吳卓心裡也隻能接受。
範昊進來的時候,他一再和範昊背後的人表示,自己會照顧好範昊。
結果四年下來,副科沒提拔上,這次被借調的好機會也被人搶走。
換誰誰都會不滿意。
這些所謂的領導,也就隻能在那些沒有背景的人麵前耍耍官威。在範昊這樣後台很硬的人麵前,他們反而像是弱勢群體。
麵對範昊,吳卓也隻能說:“我待會再去問問李局的意思。上麵想要抽調咱們教育局的人,我們作為教育局的領導,也有舉薦權和監督權。”
吳卓心裡的確是這麼想的,要去說服李培武,讓作為局長的他一口回絕。
袁斌已經是停職的人,在教育局工作,他的工作都勝任不了,去紀委幫忙,怎麼可能用他?
吳卓隨後就去了李培武的辦公室。
提到借調人員的事情,李培武的臉色也不好看。
讓袁斌停職,也是他的意思。
教育局人員眾多,上麵偏偏抽調這個剛被停職的人,簡直就是在抽打他作為局長的臉。
吳卓看到李培武的臉色,心中暗喜,覺得自己的想法有戲,趁機說道:“李局長,這個袁斌是個很清高的人,能力沒看見多少,身上的刺兒倒是不少,讓他去幫忙,往小了說,等於是給教育局抹黑,好像我們教育局沒人了一樣。”
“往大了說,對我們市的文化形象也沒有積極作用。咱們教育局隨便拉出一個,哪個不比他強?”
李培武雖然剛到教育局,卻已經看出吳卓對範昊格外關照,大概猜到吳卓看似踩袁斌,實則是想推範昊。
這件事李培武有自己的衡量。
新紀委書記林正源上任第一天,省裡兩個領導親自護航,說明此人的背景不容小覷。
李培武本來也想用這次的借調機會賣個順水人情,因此也私下打聽過,借調的事由誰來定。
紀委他有熟人,假如這件事不是林正源定,他還可以私下裡活動活動。
偏偏這個名額就是新來的紀委書記拍板,自己若是不讓袁斌上,等於是駁林正源的麵子,為了一個借調的名額,實在犯不上得罪紀委的領導。
吳卓能做到副局長的位置,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來找自己商量這件事,等於讓他來做這個得罪大領導的壞人,畢竟他是教育局的一把手。
李培武才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盤算再三,開口對吳卓說道:“吳局長,袁斌能力好壞,咱們先不評論,上麵既然點名要他,應該是有所考量,咱們暫時還是先不要違背上麵的意思,你覺得呢?”
“暫時”兩個字入了吳卓的耳,他心裡感歎李培武果然高明。
李培武思考的問題,是上麵為什麼偏偏選擇袁斌做這個借調員。
假如是巧合,那麼這個人是可以更換的,他和吳卓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巧合,說明袁斌有他們不知道的特殊背景,那麼就要重新思考一下和袁斌的相處模式。
當務之急是要搞清楚一件事,林正源為什麼要選袁斌。
喜歡權力巔峰:從提拔前被舉報開始請大家收藏:權力巔峰:從提拔前被舉報開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