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卯時三刻。
廷尉府外響起陣陣鼓聲,引來了諸多百姓圍觀。
梁氏高舉鼓槌,每一下都用足了力氣。
百姓們很快便認出她。
“那是梁氏!”
“她來伸冤了!”
“廷尉府會還她一個公道嗎?”
“……”
大門敞開,兩列衛士整齊的跑了出來,他們立在兩邊,從台階最底下一直延伸到審判大堂。
梁氏被帶了進去,百姓走上台階圍觀。
這是一場公開公正、當著百姓麵的審判。
廷尉正敲響驚堂木,威嚴的聲音響起,“堂下所跪者何人,有何冤情,速速道來。”
梁氏叩首,“民婦梁鈺,狀告二皇子秦為澤惡行昭彰,其強占民婦之身,又使凶徒害民婦夫君性命,致使民婦孤苦無依,冤屈似海,望大人明察秋毫,還民婦公道!”
廷尉正麵色肅穆,“何時何地?細細說來。”
梁氏字字有力,“四年前,民婦跟隨夫君來東陵謀生,經二皇子門下官員引薦,於攬月樓東閣拜見二皇子,正巧民婦在攬月樓做工,當晚為他們推薦菜譜時被二皇子瞧上。”
“夫君及時站出來指明民婦的身份,但二皇子卻視法度為敝屣,當夜命人將民婦綁架到彆院,強占民婦之身,夫君追來卻被二皇子的人活活打死!”
“民婦當時已有身孕三月,為了保住孩兒民婦從圊溷坑裡逃走,東躲西藏苟活了四年,如今孩兒已能分辨吃食,民婦才敢冒死伸冤!望大人還民婦和夫君公道!”
梁氏悲慘的經曆一出,圍觀的百姓們紛紛開始議論,既為梁氏憤憤不平,又非常悲憫同情。
咚——!
廷尉正敲響驚堂木,“肅靜!”
衛士們踱動手中水火棍,審判堂裡的威嚴瞬間鋪開,百姓們的議論聲立馬熄滅。
廷尉正厲聲道,“可有人證物證?”
梁氏含著悲憤的眼淚點頭,“有!人證物證俱在!請大人過目!”
她雙手捧舉著一枚玉佩,“這是民婦那夜從二皇子身上扯下的玉佩。”
師爺接過玉佩呈給廷尉正,他捏著玉佩仔細瞧,此玉溫潤細膩,瑩潤透光,毫無瑕疵,背麵赫然刻著一個澤字。
廷尉正神色一肅,“傳人證!”
話落,一個老師傅、一個小廝和一個老婆子從百姓堆裡走了進來。
他們跪地叩首,“草民(民婦)拜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