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宴一事不多時便傳到了明帝耳中,吳德昌來稟報時,明帝非常明顯的動了怒氣。
吳德昌幾乎以為明帝要對珍嬪再加懲罰了,可明帝終究是皺著眉擺了擺手,隻說是該讓教習嬤嬤好好教教規矩。
宮中不似民間,既然虞氏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就該為此付出代價。
在宮中穿著不當,被自己的皇弟當著太後和太嬪的麵看上,還有那麼多京中貴女,悠悠眾口如何能堵得住?
那廂珍嬪回宮後就大哭了一場,她知道進宮會不如意,但沒料到這才兩三天就出了這樣大的岔子!
哪怕她是從小在汝南長大,也知道今日之事實在不雅。就算是尋常人家,哥哥的妻子妾室被弟弟瞧上,那女子也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小姐”陪嫁侍女心裡也不好受,她們在宮外也是人人追捧的家世,哪裡知道入了宮處處低人一頭?
“不要再叫我小姐了!我前兩日便說了,該改口叫小主了。”珍嬪忍不住怪道:“方才那桓郡王也說了,聽我們話裡話外叫小姐,才覺得是宮外的人。
你們要是心裡有我這個小姐,就好好學學這宮裡的規矩,莫要再出岔子,給我惹禍!”
說著她忍不住又哭起來:“還是怪我!是我沒想那麼多”
侍女和她哭作一團,連連說:“奴婢不會再拖小主的後腿了,希望小主再給奴婢們一次機會!”
珍嬪心裡何嘗不知她們二人並非有意?從小陪著的丫鬟,自然是忠心耿耿的。隻是剛入宮,一時沒能轉得過來。
她緩和了情緒,期待地望向宮人問:“陛下呢?陛下那邊可有消息?”
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了,宮裡肯定都傳遍了,明帝也一定聽說了此事,她盼望明帝能來安慰她,告訴她這並非她的過錯,他不在意這些。
侍女垂下眼不敢看她,珍嬪霎時間腦子就一片空白,喃喃道:“他是怪我了嗎他一定是怪我了吧”
一旁地侍女趕緊安慰:“不是的小主,陛下他可能政事太過繁忙了”
眼見著珍嬪眼淚又要掉下來,另一個侍女突然福至心靈,喊道:“小姐,不,小主!小主可能中計了!
小主仔細想想,今日咱們其實是被蘇貴人引著去賞花宴的,若不是她說的那些話,小主您也不會”
珍嬪恍惚了一瞬,不確定的問:“是這樣嗎?”
她仔細回想了一下,在她說想賞景之後,好像確實是蘇貴人主動提的禦花園一事。
而且她記得非常清楚,蘇貴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身份,一定不單單是因為自己是個生麵孔,更因為自己的穿著打扮
珍嬪想清楚了前後關竅,一時間氣急攻心,竟是直直地倒了下去。
鹹福宮上下一片手忙腳亂,太醫來後給珍嬪施了針又灌了藥,人才悠悠轉醒。
珍嬪醒來後第一句問:“我暈過去多久了?”
一旁的侍女道,“有半個時辰了。”
她強撐著身子坐起來,“陛下呢?陛下可有得了消息遣人來看我?”
侍女點了頭又搖頭,“吳總管來了,說小主先緊著身子來,等好些了再學宮規也不遲。”
珍嬪搖搖欲墜,臉色慘白。
她本以為二人也算新婚燕爾,明帝會關心她的身子、替她考慮一番,沒想到他還是覺得她丟了他的臉麵,無論如何都要讓她學那規矩。
最是帝王無情,人總要自己踩了坑才會知曉。
…
那廂珍嬪暈倒的消息不消片刻也傳到了明帝那裡,明帝淡淡的讓吳德昌去鹹福宮傳了個話,隻說學規矩不急一時,先養養身子。
吳德昌去而複返後,明帝心血來潮要去清漪園用午膳。
清漪園內假山石林眾多,草木又旺盛,不熟悉路的人往往會迷失其中。
禦膳房將午膳擺了滿滿一桌,明帝食指大動,饒有興致道,“若是禦花園那邊結束了,請桓郡王來和朕共飲一杯吧。”
吳德昌聞聲而退。
明帝雙手背在身後,正望著遠處出神,忽然聽見遠處假山後傳來一陣悠揚婉轉的歌聲。
唱的正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那歌聲餘音繚繞,好似清晨的露珠一般沁人心脾,不像是他那些嬪妃的音色。
明帝給了身旁的小太監一個眼神,那小太監立刻明白過來,輕手輕腳的去前麵打探。
“回陛下,好像是今日賞花宴邀來的小姐。”
明帝挑了挑眉,禦花園距離清漪園可是不近的一段路程,如今天色不早,賞花宴若是結束了,她們合該被統一送出宮才是。
哪裡能深入宮道,來了這清漪園唱曲兒呢?怕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明帝心裡跟明鏡似的,問小太監:“相貌如何?”
小太監低頭答道:“奴才隻看了兩眼,瞧得不太真切,但好似是弱不禁風。”
明帝便懂了,這女子應是纖細柔弱的。
他於是沒有再出聲,隻任憑那人繼續唱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