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陳湛以及陳誌這一代,他們看到了那個願望實現的基礎。
後來,萬歲帝、隋文帝、隋煬帝都沒有讓陳氏看到希望,所以陳氏繼續隱藏,去研究他們該研究的事情,比如是一個切實可以傳播的思想——這個思想必須有一個最基礎的底線,那就是哪怕不能理解他的人,也能夠在潛意識中使用他,並且不會對百姓們造成傷害。
那麼這個思想就必須是具有一個“仁慈”的口號,也必須是讓黔首們接受,乃至於那些統治者哪怕不願意行使這個思想,也不得不去披著這一層思想的外衣。
哪怕他們要對這個思想進行改造,將他變成令人作嘔的混種產物,他們也必須永遠的披著那一層外衣,而不能夠進行更改——隻要他們披著這層外衣,他們就必須是做一些符合這些外衣的事情以及製度,而這些事情以及製度,就是黔首們的保障。
於是,求實及科學思想誕生了,他包含著“以民為本”以及“實事求是”的核心思想,也同時帶動了“科學家”這個概念的出現。
而在陳氏的諸多弟子以及陳湛看來,改造天下人的思想以及整個社會,是一件需要徐徐圖之的事情——因為他們掌控了一部分的權力,無須自下而上進行改革,而是可以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因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會那麼的血腥和暴力。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自上而下的改革就不如自下而上的改革那麼管用,也不能夠像那樣的粗暴簡單,他們必須像是剝開蠶繭一樣,將這件事情包裝的柔和而又沒有殺傷力
所以,最先進行的一定不能是任何觸動最高統治者利益的“製度”改革。
也不能夠是一開始就上來的“思想改革”。
那麼
唯有科學。
這也同樣是科學思想誕生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需要科學改革來為他們的“思想”鋪設一些基礎,隻有將基礎打牢了,他們才可以緩慢的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上繼續去蓋他們宏偉的房子。
所以,在隋末、或者說在隋煬帝時期,“火藥”、或者說“炸藥”出現了。
這就必須是要談到另外一個問題,科學的進步首先是為了什麼?
在戰亂年代,科學的進步一定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戰爭,而在和平年代,它一定是因為要進行更好的生產。
比如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巨大的進步,都是因為要進行更好的生產,也是因為落後的生產力已經跟不上人們的思想改革了!
那麼,反過來呢?
落後的思想已經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了!
自然而然的,新的生產力會滋生出來新的階級,這新的階級便會想要奪取他們應該擁有的權利。
商鞅變法便是如此。
商鞅變法為何會取得成功?
無論是在擁有陳氏的這個版本曆史當中,還是在沒有擁有陳氏的那個版本當中,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他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
或者可以總結為“鐵質農具以及牛耕的出現及擴大使用”,也就是生產力的發展。
而後生產力的發展催生出來了另外一個階級——一個在先秦時代、在那個半奴隸製半封建王朝時代屬於弱小的、屬於“新”的階級,他叫做“地主階級”。
地主階級出現之後,便貪婪的想要獲得權力和地位,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得到權力和地位的敲門磚,即:金錢和土地。
於是,商鞅變法出現了。
商鞅變法中,至少有一條最關鍵的律法是專門為了地主階級而催生的。
即:土地私有製。
而後,地主階級獲得了勝利,他們打敗了原本的奴隸主們,他們從國家的手中將土地牢牢的把控在了自己的手裡。
於是
封建大地主階級出現了。
並且從先秦時期的“商鞅變法”開始,一直到如今,他們都是整個九州華夏的統治者之一,皇帝便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地主階級統治了華夏,於是他們將利益穩固,而後張開血盆大口對尋常的黔首進行鯨吞,想要將他們的血肉全部吞噬乾淨。
而他們的思想是什麼呢?
他們的思想沒有發生改變,他們繼承了“奴隸製”奴隸主們的思想方式,他們覺著“黔首”與“農民”應當成為他們的奴隸。
這就是華夏在曆史中為何與西方走上反方向道路的原因。
在西方的奴隸製瓦解——即中世紀的思想啟蒙之後,他們開始逐漸的廢黜了奴隸製,也開始對自己的“思想”進行一些巧妙的包裝,他們開始認為“奴隸”並不是他們的“奴隸”,而是他們的“雇工”。
與此同時,他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他們不再想著將這些人當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來看待——轉而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即壓迫他們的剩餘價值。
但.相較於華夏古代的時候,他們卻依舊是幸運的。
因為他們隻是想要壓榨你的剩餘價值,但在你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價值之後,你還是屬於你自己的,他們不要求你將他們當成是“主子”——但這個時期的華夏古代不同,即便你提供了你的價值,他們依舊認為你應該為他們付出一切,甚至感激他們給你提供了一個為他們效勞、給他們當奴隸的機會。
這就是“地主”與“老板”的區彆。
那麼,該如何對付這些頑固不化的“地主”呢?
唯有強大的武器!
比如跨越了時代的熱武器。
於是,炸藥出現了。
以一種誰也想不到、誰也不會懷疑的方式出現了。
火藥悄然無息的出現在統治者、出現在了割據軍閥們的麵前,於是至少在兵器上,華夏進入到了熱武器時代,脫離了冷兵器時代。
這裡要再強調另外一件事情——一旦科學的大門打開了,你就不可能隻將它限製在某一方麵。
比如一些武器的發明,往往不是因為想要將其當做武器去屠殺
而反過來也是一樣。
一些“其餘方麵”的發明,最開始的時候也往往是因為想要研究他們當成武器。
可以這麼說,這世上近乎於一半的產物,最開始都是為了研究他們的戰爭用途.
陳湛緩緩閉上眼,等待著明日的到來。
他即將開始一件偉大的變革。
這等同於他自己反對當年陳氏先賢的決斷。
“奏天下田畝改革書”。
他第一步,要丈量天下土地。
PS:這幾天真的很卡文,因為必然是要涉及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了,啊,鹹魚癱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作者在書的後期都有點晚節不保了。
我這條鹹魚,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晚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