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怎麼改善夥食?
路禾一邊翻動晾曬的草藥,腦子緩緩轉動。
在她的觀念裡,隻要有錢了,就可以給福利院的孩子加餐。
所以還是要先有錢。
草藥的收入實在有限,還有什麼是能賺錢的?
做香皂、洗發水、胭脂……額,都不會。
她是理科生,但理科生不學做這些玩意兒,她隻學敲代碼。
薄荷粉牙膏?
這個不用技術,野薄荷有很多。有錢的人不會用,沒錢的人可以自己做。
“小禾兒!”
路禾一個機靈,看向廚房門口向她招手的張桂。
“小禾兒,過來,看看這個籃子你能不能拎動。”
她手裡拎著一個不大的小籃子,上麵蓋著布巾,路禾立刻就知道這是乾什麼的。
路奶奶送路溪去學堂那天,就是拿了這樣一個小籃子。
“是讓我給文先生送去嗎?”
路禾接過小籃子,覺得重量還行,可以拎。
張桂點頭:“能拎嗎?”
“能。”
“那小禾兒你幫娘送過去,我麵和好了,灶上也熱著,得做飯,你奶奶去看水田地了。”
路禾點頭,她知道路奶奶去地裡了。
從前她一直以為水田就是把水稻秧苗插裡麵,然後就不用管了,來到這裡之後,才知道水田也是需要打理的。
水稻生長過程中,什麼時期需要多少水,都需要把控。
水田裡的水是從河流引的,天氣熱時水會蒸發,隔幾天就要引入一些,下大雨了水太多,就要放出去一些。
如今最值錢的糧食就兩種,水稻和小麥。
三稻村臨河,便都是水稻,家家戶戶隻種兩三畝旱田種雜糧。
附近還有一個村子,臨河十幾裡,太遠,村中吃水都隻能在村中心的一口大井打水。
那麵種的便都是旱田,全是小麥。
路禾拎著小籃子便要出門,張桂囑咐:“不用著急,你小叔叔也快要下課了,他們下課時你到學堂就成,正好送了東西,和你小叔叔一起回來。”
目送路禾出門,張桂眼神閃了閃。
她讓路禾去送也是有私心的。
這些天路溪下了學,總是會教路禾他在學堂學的東西。
倆小孩一個教的認真,一個學的樂嗬。
張桂沒讀過書,也不認識幾個字,但她知道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的人有多不一樣。
不說彆人,也不說前麵的路清,單就路溪而言,這才上了十天學,一舉一動就和從前變得不一樣起來。
聽說大戶人家的女孩兒從小也是讀書的,她去縣城的那幾次,偶爾能瞧見一兩個,和村子裡的姑娘一點都不一樣。
做娘的,沒有不希望自己孩子變好的,她也一樣。
文先生那裡既然說了收女孩兒,也許她女兒……真的可以跟著一起學呢?
路禾快要走到學堂時,忽聽裡麵一陣喧嘩,一個又高又壯的男孩兒率先跑出來。
後麵一個跟著一個,高矮胖瘦形狀不一,一眨眼就跑出去老遠,很快沒了蹤影。
路禾嘴角抽了抽,看樣子無論什麼年代,放學都使人快樂。
她加快步子,來到院門口向裡張望。
便見到路溪還穩穩當當坐在桌前,對麵坐著文先生,似在指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