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路禾去上課,才進院門就聽文先生問:“你家煎餅如何賣?”
路禾一愣,下意識就道:“一文錢兩張。”
文先生:“日後每天給我送來四張,錢一天一結。”
上午文先生的問話,路溪原樣給家裡的人說了。
此時他這般說,路禾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文先生要救窮了。
嘴角不禁抽了抽:“您若愛吃,每天做了我便給您帶來些。至於錢……是我奶奶在管,您得與我奶奶說。”
在路家人眼裡,粗糧不值錢。
平時送給文先生的去殼粟米,已經覺得夠寒酸了。
而一舀粗糧磨的麵粉,能攤煎餅二十五至三十張,就是每天給文先生送幾張,也不算什麼。
文先生苦惱的敲了敲額頭,覺得自己的救助大法怕是不能用了。
路家那對夫妻,都是腳踏實地的人,平白得的便宜從來不要。
若他無緣無故送去幾兩銀子,怕是會被原樣退回。
想著折中一下,他家現在賣煎餅,那他就支持一下,每日買些煎餅吃。
可又不能買太多,否則就是傻子,都知道他什麼意思了。
卻忽略了他要的太少,路家也會不好意思收錢。
真是生活過的太安逸,心眼子都給過沒了。
思索間,已經有其他孩子來上課了,文先生歎了口氣:“罷了,上課吧。”
大不了他對這倆孩子再多用心些。
將來有出息了,路家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文先生彎彎繞繞想了多少,路禾不知道,她正期待著下午回來的牛車呢!
也不知道六文錢,能買多少……
一下課,路禾就迫不及待的跑回家,院裡沒人,廚房有些動靜,她直奔廚房。
不出意外的在裡麵看到了張桂。
“娘!下午牛爺爺來了嗎?”
張桂被她嚇了一跳,往陶鍋裡添水的手一抖,本是想倒一半的水,全部倒了進去。
她無奈的扭回頭:“來了。明天煎餅要三十份兒,不算你爹他們吃的。”
路禾眼睛亮了亮,賣煎餅這法子,估計可行。
不過這不是她著急回家的理由。
“還有呢?有沒有給你什麼東西?”
張桂扣上鍋,從灶台一處拿出一個小紙包:“還真是你要的?”
紙包裡麵的東西張桂看了,是花椒和大料,做菜用的調料。
家裡已經好些年沒買了,還是她剛嫁過來那年,家裡擺席,這才買些用來做菜,那些用完後,家裡便再也沒買過了。
路禾連連點頭,高興的接過小包裹:“嗯嗯,在文先生那裡看的,文先生說做菜放這個調味!”
張桂眼中滿是無奈,蹲下身好聲好氣商量道:“乖,以後再不可亂買,這次就算了。把你奶奶給你的那幾文錢都花光了吧?這些調料太貴,六文錢也不過一樣一兩,做菜不用這個也可以,不值當。”
路禾覺得特彆值當,但看她娘一臉嚴肅,就沒反駁,隻管點頭應好。
反正等家裡可用的銀錢多了,這點小消耗,她娘也就不在意了。
煎餅數量每日攀升,第一天十二份,第二天三十份,第三天四十四份,到了第四天,一下子激增到了六十份。
再加上還要給路爺爺他們吃的,接近八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