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結束,路平夫妻倆回了縣城,帶回一堆村子裡的八卦消息。
其中一條路禾最震驚:“村長中風了?啥時候的事情?秀荷姐姐知道嗎?”
“知道,就上次從縣城回去之後的事情。還是村長、不對現在不是村長了,你孫爺爺好了之後,秀荷才回來做工的。”
“沒聽秀荷姐姐說啊,嚴重嗎?”
路平剛要解釋,張桂就笑了:“你們父女兩個這輩分是怎麼論的?”
她指了指路禾:“小禾兒叫秀荷姐姐。”又指了指路平:“你又說孫大伯是小禾兒爺爺。”
路平一想還真是,糾正道:“小禾兒,你得叫秀荷嬸嬸。”
路禾不在意的一擺手:“不重要,重要的是村長到底怎麼回事兒?”
路平無奈的搖搖頭,繼續剛才的話題:“不嚴重,上次從縣城回去,氣的,睡醒一覺便中風了,吃了藥,現在已經好了,隻要不操勞不生氣就沒事。做一村之長哪有不操心的,就乾脆辭了村長一職。”
“那現在誰是村長啊?”
“孫秀林。”
路禾頓時無語了,合著村裡的村長也搞世襲製。
孫秀林是孫秀荷的大哥,這兩年一直幫著處理村中的事務。
其實早有人說這是準備接替村長呢,沒想到還真接班了。
說完一個,路平又說另一個:“村子旁邊開荒的那片地,都種了薄荷,專門產薄荷茶的。如今發現太大,不好打理,已經低價租給村中村民了。”
“你二叔也租了幾畝,到時候采了賣回給那開荒地的貴人,一年下來也能賺不少。聽說過段時間還會栽種上桑樹,等種上後,便能一起產桑葉茶。”
說著他盯著路禾瞧:“我記得這薄荷茶和桑葉茶,不都是你前幾年搗鼓出來的嗎?”
八卦聽著聽著,火就燒到了自己身上。
路禾乾笑兩聲:“我這不是,把方子賣了麼。”
路平:“我說的呢!你奶奶還問我們,那薄荷地不會是你開荒的吧?我就說哪能,許是湊巧彆人也發現這薄荷和桑葉能做茶……”
張桂:“我和你爹想著,也租上幾畝搭理,將來給你攢些嫁妝,也給安辰攢些娶媳婦的銀子……”
夫妻倆絮絮叨叨,路禾都聽著,這種溫馨閒散的時光怎麼都不會覺得膩。
自從嘗鮮菜品上新後,每日隻有早上過去看門口的木牌,才知道當天都有什麼菜品。
不似從前的七日菜譜,可以掐著時間過去吃,於是眾位食客都養成了早上路過看一眼的習慣。
廚房裡有了張桂加入,三個廚娘都變得有了歇息時間,輕鬆不少。
路平在大堂跑堂的時候,偶爾也負責鋪子裡的采買,還會跟著錢生學學記賬。
估計時間久了,他也能學會好好打理一個鋪子。
有些空閒時間的路禾,開始琢磨起新首飾。
十一月份,已經是初冬,再過些日子便要下雪了,路禾想做些與雪有關的飾品。
又是勾勾畫畫一番,趣品閣終於要開業了。
岑靜幀讓言二來傳信,需要她這個掌櫃的過去幾天,有些地方需要她把關。
路禾帶著自己畫的磕了吧嗔的稿子來了青州,她本是要住客棧的,可岑靜幀不可能放任這麼小的一個姑娘家住在外麵,便把她接去了靜王府,不容拒絕的那種。
趣品閣所謂需要路禾的地方,不過是讓她瞧瞧鋪子裡的擺設,見見鋪子裡的女侍和掌櫃。
免得哪天過去對賬,發生手底下的人不認得東家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