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聽得林淵這麼一剖析,腦袋似小雞啄米般,不住地點頭,神色間滿是認同。
從林淵筆下勾勒的情節脈絡細細品味,玉帝的形象穩穩立起,有血有肉,立體鮮活。
他需在私情與公義間艱難權衡,每一步抉擇皆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是動搖天庭根基、危及三界安穩的大禍患。
既不能指責他冷血,對親妹毫無顧念;亦不能說他罔顧天條,肆意徇私放縱,這般兩難困境,著實棘手,叫人感歎唏噓。
隨著筆觸延展,故事愈發驚心動魄。
金烏與天蓬元帥領命下界,直奔楊家而去。
楊天佑一介凡人,哪見過這陣仗,慘死在天兵利刃之下;楊蛟為了保護弟弟妹妹,最終也倒在血泊之中。
瑤姬雖有神通,可麵對天庭天羅地網,也無力回天,一番激烈對抗後,最終擒獲。
楊戩與楊嬋年幼無助,瑟瑟發抖,眼瞧著死亡陰影籠罩,性命危在旦夕。
關鍵時刻,天蓬元帥動了惻隱之心,他深知楊家孩子無辜,大手一揮,喝退周遭天兵,佯裝動手擊殺,實則暗中使出催齡掌,巧妙救下二人。
小青讀到此處,隻覺頭皮發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心裡暗暗想道:“好家夥!寫玉帝王母也就罷了,竟還把玉帝妹妹瑤姬、司法天神楊戩、三聖母楊嬋一股腦兒全寫進來,連金烏和天蓬元帥這般天庭要員都沒落下,這一個個角色,平日裡連見上一麵都難,更彆提寫進話本裡編排故事了,你這膽子,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故事繼續推進,情節跌宕猶如洶湧波濤。
瑤姬被壓在桃山。
楊嬋後來被擒至天庭,嬌弱身軀孤立於威嚴朝堂之上,她望著高高在上的舅舅玉帝,那一聲飽含親情與哀求的舅舅脫口而出,恰似利箭,直直戳中玉帝內心最柔軟處,令其心痛難忍,神色間滿是掙紮與不忍。
王母何等敏銳,見勢不妙,趕忙製止楊嬋呼喚,以防玉帝心軟壞了規矩。
玉帝權衡再三,最終還是采納王母建議,下令當眾仙之麵斬首楊嬋,命天蓬元帥監斬。
天蓬元帥接令,內心卻躊躇難決,他既不敢忤逆天庭指令,又不忍見楊嬋無辜喪命,舉棋不定。
恰在此時,正在天庭的哪吒變成假玉帝,從刑場上救走了楊嬋。
哪吒後來更是奔赴斬妖台,與天兵天將周旋一番後,成功帶著楊戩兄妹殺出血路,奔往下界。
楊戩死裡逃生,心憂前程與複仇之事,再遇玉鼎真人後,懇請其帶自己拜入元始天尊門下,以求學得通天徹地之能,日後尋機為家人報仇雪恨。
而天庭這邊,兵發陳塘關。
哪吒剛返回家中,便被父親李靖無奈綁了,送交天兵天將,以保陳塘關萬千百姓平安。
哪吒性子剛烈,不願連累父母,望著眼前劍拔弩張之勢,心一橫,拔劍自刎於敖廣與天兵天將麵前,鮮血四濺,場麵壯烈而淒美。
靈月等人圍坐一旁,看得噤若寒蟬,身體微微顫抖,雙手不自覺緊握,掌心滿是汗水。
林淵編織的故事網,實在是太過龐大繁雜,將龍族、哪吒、李靖家那些塵封多年的往事統統牽扯進來,還把闡教的玉鼎真人和元始聖人卷入其中,波及範圍之廣,超乎想象。
可奇妙的是,林淵筆力非凡,故事雖驚險駭人,卻如磁石般吸引人,叫人欲罷不能。
靈月她們既畏懼天庭威嚴,又舍不得錯過後續精彩,滿心期待情節發展,甚至恍惚間分不清這些事兒究竟是往事真實上演,還是林淵腦洞大開的杜撰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