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大家還不知道準提道人這句與吾西方有緣的含金量。
一句孔宣得道,根行深重,與西方有緣,直接帶走了孔宣。
緊接著,廣成子因殺了火靈聖母,故而踏上碧遊宮請罪並送還金霞冠,單單這操作,就比昧了定海珠的燃燈好多了。
待他來到碧遊宮,通天教主的一番話,瞬間彰顯出其非凡的格局與胸懷。
通天教主曰:“吾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為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後。吾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非同小可,況有彌封,隻至死後方知端的。
廣成子,你與薑尚說,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門人阻他者,任憑他打!前日我有諭貼在宮外,諸弟子各宜緊守,他若不聽教訓的,是自取咎,與薑尚無乾。廣成子去罷!”
由此可見,通天教主實則是極為講理之人。
林淵能這麼寫,也是因為自元始天尊擺明態度支持林淵後,他便多了可以詢問當時詳情之人。
比如這通天教主的話,便是林淵向廣成子詢問而來。
天庭眾人看到此處,頓時恍然大悟,猶如撥雲見日。
原來並非通天教主一意孤行,恐怕是在其後發生了一些狀況,才致使局麵逐漸失控,偏離了原本的軌道。
隨後,廣成子離開時與截教四大弟子之間起了衝突,矛盾激化。
廣成子在激憤之下,祭出了番天印,那番天印光芒閃耀,威力驚人,徑直逼得龜靈聖母無奈現出原形。
此等舉動,瞬間惹惱了截教四大弟子以及隨侍七仙。
截教眾人見此情形,自是怒不可遏,雙方矛盾因此進一步升級,局勢愈發緊張。
然而,即便如此,通天教主依舊保持著通情達理的態度。
通天教主喝曰:“你這些不守規矩的畜生!如何師命不遵,恃強生事,這是何說?廣成子是我三教法旨扶助周武,這是應運而興。他等逆天行事,理當如此,你等如何還是這等胡為?情實可恨!”
直至多寶道人從中挑撥,通天才讓多寶擺出赫赫有名的誅仙陣。
至於廣成子到底有無辱罵截教,難以論斷。
明麵上而言,他其實也曾有過幾回言語冒犯,譬如他對雲霄曾言:“雲霄休小看吾輩,有辱闡道之仙,自恃碧遊宮左道。”
隻不過言辭沒多寶道人所說那般狠毒犀利。
但在私下裡,他究竟有沒有過激言論,那就沒人知道了。
待三聖當麵對質之時。
元始曰:“賢弟,你也莫怪廣成子。其實,你門下胡為亂做,不知順逆,一味恃強,人言獸行。況賢弟也不擇是何根行,一意收留。致有彼此搬弄是非,令生靈塗炭。你心忍乎?”
從其話語中可明顯看出,元始天尊並非一味地包庇廣成子,而是指出通天門下有人蓄意搬弄是非,暗中挑起事端。
實則也是說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的做法存在不妥之處,畢竟截教弟子眾多,品行良莠不齊,其中確實存在一些敗類,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嚴重敗壞了截教的聲譽與口碑。
老子曰:“似你這等說話,反是不偏向的?你偏聽門人背後之言,徹動無明之火,擺此惡陣,殘害生靈,莫說廣成子未必有此言語,便有,也罪不致此。你就動此念頭,悔卻初心,有逆天道,不守清規,有犯嗔癡之戒。
你趁早聽我之言,速速將此陣解釋,回守碧遊宮,改過前愆,尚可容你還掌截教。若不聽吾言,拿你去紫霄宮見了師尊,將你貶入輪回,永不能再至碧遊宮,那時悔之晚矣!”
老子之言,亦是點明截教內部有人搬弄是非,致使通天教主誤信讒言,怒火中燒,從而擺下誅仙陣,引發這一場驚天動地的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