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意一直覺得自己其實算是個壞孩子。
因為除了學習好外,抽煙喝酒打架都是她的常態。
她不是沒人管的孩子,反而跟那些因為家裡人疏忽而整天東混西混的孩子不一樣。
她的爺爺受過高等教育,更會中日俄三國語言。
絕對是當時的高知識分子。
她奶奶和爸爸都是建築公司的。
所以她家裡在當地來說,還算是不錯。
在她小的時候,其他孩子還在為了要零食而纏著爸爸媽媽坐在地上哭的時候,她基本上零花錢自由了。
而就算這樣,吳意也覺得自己好像比人家差了些什麼。
到底差什麼呢?
吳意一開始想不明白,明明她想要什麼東西,隻要開口,基本上沒有要不到的。
但她卻總覺得少點什麼。
直到那天放學的時候,天空下起的大雨,雨順著教學樓的房簷流的跟瀑布一樣大。
她站在一樓的大門前,看著黑壓壓站在門口等著自家孩子出來的家長們。
她甚至沒有去人群中看上一眼,就那麼淡定的,背著自己的小書包走進了大雨裡。
因為她知道,她的家裡不會有人來接她的。
身邊的是同學們和家長抱怨的聲音,有的家長讓孩子把傘打好了,有的家長則是說讓他們快點走。
身後的人群漸漸超過她,快步的穿越操場向著大門外走去。
她依舊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慢悠悠的走著。
書包是防水的。
所以她並不在意,她的書不會被淋濕,會淋濕的隻有她自己而已。
有同學邀請她一起打傘回去。
吳意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我身上都濕,沒關係的,一會兒就到家了。”
從學校到家裡,大概要走半個多小時的路。
吳意一直在想,為什麼自己今天沒有拿雨傘呢?
這是個教訓,讓自己以後要養成看天氣預報的習慣。
回到家的時候,她看到正在廚房做飯的奶奶,和正在屋裡看電視的爸爸,沒有說一句抱怨的話,而是默默的回了自己的房間,把濕衣服全部換下後,坐在炕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