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負責點火,…自然有人負責拾柴
高萬傑剛剛退下,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張瓚,就迅速出列道:
“皇上,吳憂此僚在天子腳下,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殺死朝廷命官
臣以為,應將此僚淩遲處死,夷滅九族,以振國法!”
張瓚話語剛落,禦史大夫陳寧迅速出列附和道:“臣附議”
“皇上,倭國身為我大明不征之國,一直以來,對我大明是百般恭順,兩國邦交也甚少交惡
而吳憂此僚,卻趁倭國使臣等四人,吃醉酒期間,趁其不備,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公然將他們殺死,
可謂是手段極其殘忍,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其嚴重!
而此僚在應天知府,帶領衙差鎖拿之際,居然又將尹世德公然殺死,
由此可見,此人定是膽大妄為,目無王法,喪心病狂,泯滅人性之徒!
如不將此僚明正典刑,則國法何在?朝廷威嚴何在?
而倭國也必然因此事,對我大明心懷不滿,兩國邦交隻怕也由此交惡!”
“…惟庸啊,此事你怎麼看?”
朱元璋壓製著心中的怒火,臉色平淡的看向了,正在“閉目養神”的胡惟庸!
聞言,胡惟庸緩緩睜開了雙眸,眼中閃過了一抹寒光,但臉上的表情,卻是一片和風細雨之色,出列道:
“稟皇上,臣覺得刑部高大人,左副都禦史張大人,禦史陳大人,皆言之有理,臣,…附議!”
馬前卒把前戲做完,胡惟庸無須多言,隻需一錘定音即可
…這,就是一國宰相,所具有的權勢!
“胡相的話,…臣不敢苟同!”
正當胡惟庸仿佛智珠在握之時,於他而言,仿若一道晴天霹靂,在他耳旁炸響,在他不可思議的目光中
隻見李善長緩緩走了出來,臉上的表情,是從未有過的嚴肅,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宣告了他與胡惟庸的反目!
能夠位列朝堂之人,皆不是蠢人,李善長的這句話一出口,令他們隱隱的感到了一種風向的轉變!
就連朱元璋見李善長突然與胡惟庸,唱起了對台戲,也不由的微微愣了愣神,心中暗道了一聲老狐狸!
而位於朱元璋一側的朱標,也在李善長說出這句話之後,縮回了原本已經踏出去的左腳,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麵對李善長的反駁,胡惟庸並沒有選擇與李善長擺明車馬,針鋒相對,
畢竟李善長曾提拔過他,算的上是他的恩師,如若他在此刻,與李善長公然撕破臉皮,於他而言,絕非明智之舉!
於是,一個眼神暗示過去,禦史中丞塗節微微點了點頭,而後眼神不善的望著李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