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臣沒變,…沒變呐!
臣還是當年那個,在定遠城追隨上位,雖九死而不悔的那個李善長啊!”
被朱元璋一番話說的既感動,又恐懼的李善長,跪在地上,雙眼通紅,身軀也微微顫抖著!
“…嗬嗬!你說你沒變?
那咱問你,胡惟庸是誰舉薦的?
此逆賊暗行謀逆之事,你事前真的不知?
朝堂上,淮西子弟一黨獨大,非淮西籍朝廷官員,如今在朝堂上是寸步難行,幾乎已無立足之地!”
“不說彆人,就說誠意伯劉伯溫,如此大才,咱時常將其比自張良,可最後的結局呢?
隻因劉伯溫非淮西籍出身,就被爾等聯手排擠!
年不過六旬,卻猶如八旬老翁一般,最後莫名其妙“病”死於床榻之上!”
“…嗬嗬,不錯,劉伯溫是喝了咱命胡惟庸送去的藥,當晚就暴斃而亡了!
但咱之所以命胡惟庸過府賜藥,皆因當時咱淮西子弟,與所謂的“浙東一黨”之間的矛盾,太過尖銳了!
因此,咱才借此機會,命胡惟庸過府賜藥,目的也是為了緩和“所謂兩黨”之間的關係!”
“有些人暗中嚼舌說什麼狡兔死,走狗烹,飛鳥儘,良弓藏!
…哼,咱朱元璋要殺人,光明正大的殺了就是,何須行這等鬼魅行徑!”
說到這裡,朱元璋又續上一根煙,深吸了一口,吐出濃濃的煙霧之後,望著李善長感歎道:
“…善長啊,你說咱們曆經千辛萬苦,如今好不容易建立了,屬於咱們自個兒的朝廷,可為何有些人就不能安分守己的過日子呢?
非要爭權奪利、排除異己?非要一黨獨大、隻手遮天?
非要謀反逆天、改朝換代?重陷黎民百姓於戰火之中?
又非要自尋死路,…逼咱砍下他的腦袋,誅滅他們的九族,才會罷休嗎?”
朱元璋最後一聲大喝,令跪伏在地上的李善長,豆大的汗珠從腦門上滾落而下,但心底卻暗暗鬆了一口氣!
伴隨了朱元璋二十幾年,李善長自問,對於朱元璋的脾氣非常了解!
他還能罵你,那就說明不會殺你,如若他要殺你,那根本不會浪費唇舌的去罵你!
李善長之所以得到消息,就迅速跑來皇宮請罪,也是為了讓朱元璋狠狠的罵自己一頓,消除心中的那股怒氣…
…否則,如若讓他這口怒氣憋在心裡,那說不定哪天,就禍從天降,毫無轉圜的餘地了!
“…上位,臣為相昏聵,心胸狹窄,毫無容人之量!
又兼臣有眼無珠,受逆賊胡惟庸蒙蔽,誤薦此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