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片刻,朱元璋深深的看了吳憂一眼,眼神中透著濃濃的欣慰,還有著那麼一絲,忌憚!
榮華富貴非所願,高官厚祿非所求,
並且,行事手段異常決絕狠辣之人,在朱元璋眼中,就好比一柄鋒利異常的寶劍,
如此一柄寶劍,若是握劍之人足夠強大,自然無往而不利!
可若是握劍之人,實力若是不夠,則恐有反噬之隱憂
{一旦咱百年之後,以標兒的性子,能否壓住這小子?
看來,得給這小子找個“劍鞘”了!}
深深的看了吳憂一眼,朱元璋將目光轉向了徐達,
“天德,身為武英殿大學士,說說你的意見吧!”
聞言,徐達看了看身旁的吳憂及李善長二人,而後神情肅然的說道:
“稟皇上,據咱大明這些年得到的消息,倭國曆經南北兩朝混戰後,
如今倭島上依舊有近五六百萬人口之多!
如韓國公所言,若是將其屠戮殆儘,確實太過殘忍,有傷天和!不過”
說到這裡,一向低調內斂的徐達,臉上露出了其鐵血猙獰的一麵,寒聲道:
“不過,咱們自舉義以來,大小戰役數不勝數,
元人也好,漢人也罷,死在咱們手裡的人,又何止百萬!
就更彆提,那些在戰火之中,枉死的百姓了!
文人悲天憫人倒也罷了,可身為軍人,若是害怕有傷天和,那他娘的還叫什麼軍人?
更何況,以那倭寇的尿性,若是真給其留下了一口氣,並讓其慢慢恢複了元氣,
嗬嗬,搞不好還真有可能,如吳學士所言,打蛇不死,自遺其害,
給咱們的後世子孫,留下極大的隱患!
因此,咱徐達,支持吳學士的建議!
要麼不做,要麼就把事做乾淨利索!”
說著,徐達站起身,指向北邊,沉聲道:
“殘元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麼?
就因為咱們北伐之時,未能竟全功,將其一網打儘,
以至於給殘元留下了最後一口氣,逃回荒漠苟延殘喘了幾年,
洪武三年、洪武五年,兩次北伐雖大挫元軍,令其死傷慘重,
可殘元依舊如野草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生命力依舊頑強的很
這不,經過了這幾年的休養生息,剛他娘的恢複了一點元氣,不就開始找咱們的晦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