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皇上,新年將至,安南、朝鮮、真臘、爪窪等國使者,已陸續到達,徇慣例安置在鴻臚寺,
白花、渤泥、占城、暹羅、三弗齊等國,想來不日將至!”
說到這裡,禮部尚書王鈍微微停頓了一下,而後拱手俯身行了一禮,道:
“臣疑惑,若倭國再次遣使前來,禮部該如何安處置?”
聞言,朱元璋微微沉吟了片刻,而後麵露不屑的擺了擺手,
“彈丸之地,還他娘的分南、北兩朝,上次死在飛仙客棧的倭國使臣,隸屬南朝,看來今年該輪著它們的北朝遣使了!”
說著,朱元璋眉頭微皺,將目光看向了吳憂,“顯揚,依你之見,倭國使臣該如何處置?”
“既然征伐倭國之策已定,自然沒必要與其虛以委蛇!”
說到這裡,吳憂微微停頓了一下,而後眼中閃過一縷寒光,輕笑道:
“沒用之人,也沒必要浪費咱大明的糧食,宰了便是!”
吳憂話音剛落,太常寺卿孔希學眼前一亮,而後迅速出列,朗聲道:
“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嗯?”
朱元璋銳利的目光,讓孔希學瞬間瞳孔一縮,仿佛想起了什麼一般,而後麵露肅然之色,口風突轉,道:
“不過,倭國曾殺我大明使者在先,我大明亦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吳學士此言,深諳聖人以直報怨之道,老臣附議!”
“好,既然衍聖公都已附議,那此事就這麼定了,無需再議!”
說著,朱元璋一擺衣袖,轉身坐回龍椅,而後將目光落在了文臣之列,沉吟了片刻,眉頭微挑,沉聲道:
“自洪武十二年始,凡舉人之身,皆需前往大明邊塞各衛所,任帳下行走之職,為期兩年!
舉人若無兩年帳下行走之履曆,便無應試之資格!
一來,鍛其筋骨,不說上陣殺敵,最起碼也不能是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二來,隻有經曆過戰爭,見識過戰爭,才能徹底明白,國家的安定繁榮,到底從何而來!
一塊鐵石,隻有經過熔爐的淬煉,才能去其糟粕,顯其精華!”
聞言,在朱元璋銳利的目光注視下,頗有些心驚肉跳的文臣,不由的長舒了一口氣!
望著眾多文臣前後神情的明顯變化,朱元璋嘴角微微勾起,冷笑道:
“自洪武十二年四月始,凡三品以下,六品以上文臣,皆需分批前往邊塞各衛所,任行軍參謀,為期一年!
隻有如此,才能讓大家明白,所謂的仁義道德,在異族的鐵騎利刃之下,到底管不管用!
以上兩道決策,咱會將其列入皇明祖訓,讓後世子孫永遠尊行!”
朱元璋說完,奉天殿瞬時一片寂靜,武將則頗有些揚眉吐氣,幸災樂禍之色!
而文臣則是麵麵相覷,驚詫之餘又充滿了無奈!
{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沒想到老黃竟連還是白身的舉人,都考慮進去了!}
眼中帶著濃濃的敬佩之意,吳憂毫不猶豫的率先出聲附和,
“皇上聖明,臣等遵旨!”
“皇上聖明,臣等遵旨!”有人率先附和,其餘眾臣不管無奈也好,幸災樂禍也罷,亦隨之附和!
“除此之外,咱還有一事,要頒行天下!”
說到這裡,朱元璋抬了抬手,見狀,雲奇躬身將一道奏折遞了上前,
“諸位都看看,這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提學都政上呈的奏折!咱用了近一個時辰,才算看完!
而裡麵的內容,無非是向朝廷申請調撥三萬兩,用於開辦五座學堂!”
說著,朱元璋將手裡的奏折緩緩展開,隨著奏折漸漸拉長,朱元璋的雙手也越展越寬,直至雙手向左右兩旁伸的筆直,
見此一幕,所有的文臣不由的眼角狂跳,而後臉色潮紅,麵露羞愧之色的垂下了頭!
“區區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事,非他娘的扯上三皇五帝,女媧伏羲,老子曰完孔子曰,孔子曰完孫子曰,曰個沒完沒了!
這他娘的是政事,不是他娘的考狀元,用不著他娘的引經據典,長篇大論!”
連續幾個他娘的,朱元璋心中的憋悶之氣也消散了些許,而後胸膛起伏,長長的喘了口氣之後,麵無表情的緩緩掃視了一圈眾人,寒聲道:
“以後上呈奏折,需秉承三點,一,有何因由,二、何種目的!三、詳細數據!
特彆是數據,在上呈的奏折內必須詳細言明,不得含糊其辭,違者重處!”
“皇上聖明,臣等遵旨!”
感受到同僚隱隱看向自己的目光,吳憂神情淡然,似乎一切都與之無關!
而直到此時,大部分王公大臣才驀然驚覺,自吳憂出現後,已發生了太多的事!
先是原太醫院正劉文鬆,及太醫趙雲瀾、李光蒲被誅,並禍及家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