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4日,周三,07:24。
小魚加油乾:“你不準消我關注”
小魚加油乾:“你怎麼老愛乾預我”
小魚加油乾:“你不是心理醫生嗎?不會課題分離嗎?你也要調整自己好嗎?不然你怎麼能不受外界影響呢?再就是,建議學習‘化敵為友’。”」
……
對方依然已讀不回。
……
接下來,江寧引用昨天的一句話,“衝動根本不敵理性,也可能壓根就沒有衝動”,繼續轟炸番茄的聊天框——
「小魚加油乾:“說回昨晚拋出的問題,我想你也是同樣的人格,都是理性絕對壓過情緒/情感,所以偶爾情緒釋放,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計算好了成本、回報、風險、損失,對吧?我現在慢慢發現,風象星座基本都是‘有恃無恐’,這裡的‘恃’指這個世界上唯有自我理念是第一位的。所以你也是,很清楚人是孤獨/獨立的個體,再怎麼和外界劍拔弩張/相談甚歡,最終還是回歸與自我相處。對吧?”
小魚加油乾:“因為明確自我理念是第一位的,所以除自我理念外的事物,都沒那麼重要(自我理念不是自私,而是意識內核,所以每個風象的自我理念不一定相同)。”
小魚加油乾:“所以我理解,在自我理念如此重要的前提下,風象被外界影響產生不穩定、波動,是否因外界部分特征與自己相似,甚至可能是自己不太敢表現出的另一麵或另幾麵,產生共鳴。”
小魚加油乾:“所以對這些特征,既想得到,又受慣性認知(比如尊嚴、麵子、身價等世俗考量)影響,加上長期敏感/不安全感,所以會有極端表現,比如占有欲、掌控欲、征服欲,最可怕的是破壞欲。”
小魚加油乾:“如果是上述情況,那解決思路也很簡單,即團結友愛。彼此相信兩個人都是善良美好的底色,坦誠交流、相互理解,為了更好的關係,願意在舒適區做出適度退讓,也可以說是接受對方有益的影響,讓自己成長。”
小魚加油乾:“我想過很多方案,但我認為這個方案,雖然從現階段來看有點費力氣,但對長期而言,是最正確、最輕鬆的。你也可以想想其他思路,大概都是又不美好又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小魚加油乾:“所以其他思路並不是最優方案。”
……
番茄未成精:“繼續發我就拉黑了”
番茄未成精:“請不要再打擾我”」
……
啊咧!
他回複了耶?!
2021年的江寧,得不到心動之人的平等對待,她想得最多的是,也許有什麼技巧辦法,拉平關係?
首先,至少要讓番茄看到我,進而才有機會,讓他在意我。
而後,緊隨起來的是,好勝心、勝負欲,逐漸被勾起——
哪怕他不喜歡我,我也始終是他,最“特彆”的那個人。
哪怕是“特彆討厭的人”。
……
也不知道是從哪裡獲得的啟發,那時的江寧,篤定認為“特彆喜歡”和“特彆討厭”,雖然波動方向不一致,但能量大小是相當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