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隻能去找陳剛商量一下該怎麼辦?
他們商量著去找大隊長,問問村裡有沒有涼席和木盆賣,好在村裡的人有些會編蘆葦席,兩毛錢一張,一人買了一張,也才花了四毛錢。
再買兩隻木盆,五毛錢一個,花了一塊錢。牙刷毛巾被單這些,隻能等第二天去鎮上的供銷社買了。
他們一邊走著一邊觀察著村裡的一切,看著村裡的房屋,發現多數都是土坯房或者少數簡陋的磚瓦房。
村裡的道路多為泥土路,狹窄且崎嶇不平。下雨天會泥濘不堪,晴天則塵土飛揚。
他們心裡都很不甘,誰叫自己是家裡被放棄的人呢?
在廣省的日子雖然清貧了一點,但是能吃飽能穿暖。在這裡,他們要靠自己下地乾活賺工分,吃不飽穿不暖,他們隻覺得天塌了。
特彆是村裡的人,何花發現每個人都曬得黑黝黝的。一想到不久的自己跟他們一樣,她就委屈地想哭。
知青隊長周大軍叫他們去大隊部,把下鄉補貼的糧食領回來:粗糧紅薯有三十斤,玉米二十斤,大米十斤,再多的就沒有了。
聽到這裡,他們兩個急忙放下手中的席子,靠著問村裡人,終於跑到了大隊部。就怕走慢一點,糧食都被彆人領完了。
兩個小時後,蘇甜也睡醒了。周大軍看到蘇甜起來了,便也通知她一下去領糧食。可她剛來,還不知道大隊部在哪?
走去隔壁的房間,問了問張婷婷:“你好,我想去領下鄉的糧食,你知道大隊部在哪裡嗎?”
“蘇知青,我知道,我帶你走吧。”張婷婷用可愛的聲音說道。
蘇甜瞧見張婷婷這可愛的模樣,心裡很開心:怎麼能長得這麼可愛呢?圓圓的臉蛋再加上甜甜的笑容,就像貓咪一樣,可愛極了。
“張知青,你下鄉多久了?”
“我下鄉一年多了。”
“你看起來沒曬的這麼黑。”
“噢,是嗎?因為我乾活的時候都帶著一頂大草帽,用毛巾把臉圍得實實的。”
“草帽哪裡買的?”
“在村裡買的,你要的話,我帶你去。”
“好,那麻煩你了。”
兩人說著說著,二十分鐘後就走到了大隊部。
剛好看到陳剛跟何花正在吃力地搬糧食,他們看到蘇甜,想到蘇甜力氣這麼大,心想蘇甜會不會幫他們搬回知青點。
想的倒是挺美的,蘇甜徑直地地從他們麵前走過,從村裡的會計手中領到了糧食,她兩隻手就把所有的糧食扛起來了。
她叫上張婷婷帶路去村民家買草帽,張婷婷看到蘇甜力氣這麼大,都驚呆了,內心對蘇甜頓時充滿了好奇。
她們一邊走一邊聊,從張婷婷的口中得知:他們新來的知青可以休整一天,後天才要下地乾活。
蘇甜買到了草帽,張婷婷幫忙提了一袋輕的大米,兩人有說有笑地往知青點走了。
等她們回到了知青點,發現所有的知青都在一起坐著,周大軍開口道:“你們新來的知青已經把糧食領回來了,你們是自己開火還是跟我們幾個老知青一起?
女知青負責一天三頓,男知青負責撿柴砍柴,還有知青點後麵的菜地澆水,也是男知青負責。”
陳剛跟何花同意跟老知青合夥,不合夥不行,他們票又沒,錢就這麼一點,不合夥他們怕會餓死。
蘇甜想著那兩個礙眼的人,隻想一個人開火。她連忙說了自己會請人幫忙搭灶頭,柴火自己也會撿。反正又不用挑水,自己開火巴適得很。
自己開火,剩下的事就沒她什麼事了她還急著去找大隊長幫忙找人砌灶呢。
蘇甜從房間裡拿了一小袋的紅糖,就跑去大隊部。
她看到大隊長宋愛黨還在,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宋愛黨表示這件事包在他身上,讓蘇甜給砌灶頭的人兩毛錢就行。
蘇甜開心地把紅糖塞到他手中,說了好幾句讚揚的話,轉身走了。
‘這蘇知青真是個妙人,會做人,又大方。’宋愛黨暗暗想著。
蘇甜回到知青點的時候,老知青鄭媛媛正在做晚飯。她連忙問道:“蘇知青,你今晚這一頓跟我們一起吃嗎?”
“不了,我下火車的時候有在國營飯店買了幾個饅頭,我今晚吃饅頭就行,謝謝你了。”
“那好的,我先忙了。”
等晚上七點的時候,宋愛黨帶著一個老大伯來了,蘇甜跟宋老伯說:想把灶砌在她房間外的角落那。
蘇甜住在女宿舍的最後一間,在那裡砌灶就剛剛好。
砌灶的泥磚是現有的,宋老伯已經挑了過來,蘇甜跟他說好要砌兩個灶。
宋老伯聽完,立馬動手砌起來。不到三十分鐘,這土灶就建好了。
“蘇知青,這土灶晾乾一個晚上,明天就可以用了。我們這裡溫度高,沒有雨,乾的快。”
“哎,真的是太謝謝你了,宋老伯,這是你的工錢。”
蘇甜給宋老伯塞了兩毛錢加兩個大白兔,也不忘給大隊長宋愛黨也塞了兩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