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法師,什麼是佛?”
“本覺是為佛,身具佛性善念者,可為佛!”唐三藏沉吟片刻,開口說道。
“法師的意思是,事件萬物皆具善念,一花一草,皆可成佛?”“善哉,勾陳大帝果然是身具慧根之人!”唐三藏雙手合十。
而後指著地上的雪道。
“這雪從天而降,待到春暖花開,冰雪消融,澤備萬物。”。
“這樹,生長於寒山之巔,待到夏日酷暑,可與路人一絲陰涼。”“此為佛性,是以一草一木,皆可成佛。”
高雲聽後,內心暗歎。
此時佛門教義主流,尚且是那一套教人苦修,容忍。今生積苦果,來世求惡報那一套。
對於佛的定義,更是高高在上,淩駕於眾生之巔。
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目的便是為了以八寶功德池吸納眾生的香火神力。
唐三藏此言,卻是有些離經叛道。卻又顯得格外有見地。
昔年如來在西山大雷音寺宣講佛法,眾僧皆讚。唯有金蟬子出列與其爭辯。
如今來看,果然是不同凡響。
若非如此,高雲今日又何必來此。
若是方才唐三藏說出佛門的庸人之語,高雲便會直接轉頭就走。無他。
此等庸碌之輩,難入其眼爾。
不過此時,為了自己的謀劃,高雲卻是不得不更為用心一些了。
“敢問法師,佛度眾生,若是渡化之後,又當如何?”
“佛法無量,自是普渡世人,助其擺脫一切無明、貪嗔癡等煩惱和束縛,引導他們走向智慧、慈悲和解脫之路。”
“此為至樂之境也!”唐三藏回答道,
“即是如此,在下是不是可以認為,殊途同歸,佛法之本意,乃是為眾生謀求幸福?”“自是如此!”
“隻是這等六根清淨,毫無雜念,隻是誦經拜佛的幸福,真的是眾生所求嗎?”高雲卻是笑著問道。
未等唐三藏開口駁論,便繼續說道。
“就拿我這師伯來說,原是補天石化形而出,受天地滋養,根性不凡!”“當年在花果山亦是逍遙一方的妖王,麾下猴子猴孫無數,好不自在。”“妖族七大聖之名更是響徹四大部洲。”
“如今卻入得佛門為一行者,整日風吹日曬,受人拘束,不得逍遙。”“敢問法師,這邊是你說的使眾生皆擺脫煩惱,得享幸福嗎?”
一旁警惕的防備著高雲的孫悟空聞言卻是微微一怔。被勾起往事回憶,頓時不知如何是好。
乃是自從天界為官之後。
妖族七大聖之中的其餘六位,卻再也未跟孫悟空有過往來。
高雲的問題,若是問及觀音之輩。
所獲回答,定然是毫不猶豫的“心向佛法,曆練紅塵,如何不幸”之類的腹黑之語。蓋因其所求不過是氣運功德。
如何是普度眾生。
隻是落在唐三藏耳裡。
唐三藏卻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了。沉默許久,這才歎息一聲。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