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圖上,不僅將每條道路,山脈和鮮卑的邑落都標注了出來,甚至連哪裡有水源,每個邑落中大概有多少人,都標注的清清楚楚!
這就相當於,在與鮮卑交戰時,張新這邊開了個全圖掛。
“如此看來,一個隊率倒還委屈你了。”張新大笑道:“這樣吧,我加你為屯將,再給你兩個名額,一會兒你自己到紡織廠去,看上哪個女人,就帶回家去吧。”
“還有一起出關的那些士卒,每人都去紡織廠領一個。”
屯將,就是屯長,百人將,秩二百石。
單從秩俸來說,已經比關羽的兵曹掾要高了。
當然,實際地位上沒得比。
“小人多謝主公!”閻柔大喜,拜謝。
“以後稱臣吧,彆自稱小人了。”張新一把拉過閻柔,在身邊坐下,“來,仔細給我說說。”
“諾。”
閻柔受寵若驚,開始仔細給張新講述。
漢武帝擊敗匈奴,將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兩部。
南匈奴內附,北匈奴則向西發展,擊敗了西域諸多國家,一時間聲勢複振。
於是漢武帝便將烏桓人內遷到了幽州,欲借烏桓之力,對抗北匈奴。
而起源於大興安嶺附近的鮮卑人,則趁機進入到了烏桓故地。
後來隨著漢朝一係列的軍事打擊,至漢和帝劉肇時,北匈奴逐漸衰落了下來。
鮮卑人趁機發動了一場大戰,大破北匈奴。
過了兩年,竇憲再次擊敗北匈奴,勒石燕然。
又過了兩年,耿夔(kui)再次大敗北匈奴。
接連三場大敗,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地區,而鮮卑人則是趁此時機,占據了不少匈奴故地,還接收了許多匈奴人,實力急劇膨脹,人口一度達到了五十多萬!
121年,鮮卑叛漢自立,自此便開始年年劫掠漢朝邊境。
東漢對鮮卑的戰績,也是輸多贏少,因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尤其是檀石槐統一鮮卑後,鮮卑的地盤一度達到了東西一萬四千餘裡,南北七千餘裡,不僅全據匈奴故地,甚至比匈奴全盛時期還要強大!
鮮卑人有了他們的冒(o)頓(du)單於,而東漢卻沒有再出一個漢武帝。
這下朝廷對鮮卑就更沒辦法了。
不過好在,前幾年檀石槐死了,他的繼任者和連也在同年死了。
雲中以西的鮮卑全部叛離,雲中以東的鮮卑,又分裂成三部。
目前西部鮮卑的首領是檀石槐的孫子魁頭,占據雲中到代郡北部那一塊草原,是總領三部的首領,麾下有二十餘邑,大概十萬人左右。
中部則是由魁頭的弟弟,步度根統領,占據上穀,漁陽北部的草原,麾下有十餘邑,大概五六萬人左右。
東部是由素利、骨進一起統領,占據右北平以東所有郡縣北部的草原,二者聯合起來,大約有六七萬人左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