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字大章,不好拆,一起發)
去唄。
還能怎麼辦?
幽州現在一點油水都沒有,並州的距離又太遠。
唯一被寄予厚望的劉虞,也托病不見了。
這寒冬臘月的草原上,連樹皮都沒得吃。
眾大人商議了半天,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收拾收拾,帶了些隨從往漁陽去了。
一行百餘人來到漁陽,在太守府外求見。
張新接到通報,將魁頭、扶羅韓和騫曼安排在門口指認,防止鮮卑人偷梁換柱。
眾人見到魁頭等人,心中不由升起兔死狐悲之感。
尤其是步度根,他這一輩的堂兄弟四人,一下就被張新抓了仨,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鮮卑啥時候成這樣了?
今年來幽州之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間就不行了?
指認完畢,沒有問題,眾人被帶到正堂。
張新高坐主位,身側是典韋侍立。
蔡邕坐在下首,兩側皆是郡府吏員,又有甲士護衛。
他們都來見證這曆史性的一刻。
步度根心中忐忑,率領一眾大人走進正堂,單膝下跪。
“我等遵從明將軍召喚而來,拜見明將軍。”
身後的鮮卑大人也跪了。
他們帶來的隨從,也跪在門外。
蔡邕見此場景,不由撫須微笑,吏員們也不自覺的挺起了胸膛。
一番沒有營養的廢話過後,步度根進入正題。
“我等願意臣服明將軍,懇請明將軍大發慈悲,賜予糧食、開辦互市。”
“不是臣服我,當臣服大漢才是。”張新糾正道。
蔡邕還在呢。
其實在張新原本的計劃中,是沒有這一環的。
原本的計劃是,在破壞完鮮卑人的生存物資後,把守住幾個關鍵的關隘,坐山觀虎鬥就是了。
反正左豹和關羽都有他給的公文,隨便找個關隘就能入關,回師肯定沒問題。
等到哪個邑落頂不住了,他就高價賣點糧草過去。
鮮卑人在關外彼此廝殺,他在關內躺著賺錢,簡直就是雙贏。
打著打著,鮮卑就該徹底分裂了。
估摸著到那時,幽州百姓也該開始春耕了。
到時候他就把騫曼放回去,再扶植幾個反對騫曼的人,就能像之前製衡烏桓那樣,將鮮卑給控製住。
可自從知道蔡邕要來漁陽擔任長史後,張新便更改了計劃。
於是在鮮卑人派遣使者來後,他便提出,要這些大人親自前來漁陽。